“ 鴨子其實是雞孵出來的,因為雞孵蛋的時候比較糊涂,鴨子乘機就把鴨蛋混進雞蛋里,等到小雞和小鴨在地上跑的時候,雞才發(fā)現(xiàn)真相,于是就把鴨子趕走了。
------秦嶺
”
去年有一次吃飯,偶然說起了鴨子和雞,按照常識,當然鴨孵鴨,雞孵雞,但是秦嶺突發(fā)奇語,說鴨子其實是雞孵出來的,因為雞孵蛋的時候比較糊涂,鴨子乘機就把鴨蛋混進雞蛋里,等到小雞和小鴨在地上跑的時候,雞才發(fā)現(xiàn)真相,于是就把鴨子趕走了。秦嶺接著補充說,民間有諺語:雞孵鴨子雞有錯,翎毛未硬各管各。——說的就是這個事情。當時是天津作家團來蘭州采風(fēng),在座的有楊顯惠、黃桂元、龍一、臧策諸位大俠,都是見多識廣的,聽了秦嶺的說法,當然覺得不可信,甚至都認為有點荒唐。要如此說,這雞未免太過于糊涂,鴨子則太過于缺少母愛精神了。只見秦嶺揮動手臂,滔滔不絕起來,他從數(shù)個角度論證,鴨子的確是雞孵出來的。半個小時以后,大家就不得不相信鴨子是雞孵出來的了。秦嶺聲音洪亮,手臂的動作孔武有力,看上去就像一臺大型的推土機,不管他描述什么東西,你總會相信他說的是真的。有一次他給我們講述少年時期的一次打架經(jīng)歷,那事情原本尋常,年少時代大概很多人都遇到過,但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整個事件被他渲染得驚心動魄,聽眾里的兩位美女數(shù)次發(fā)出驚聲尖叫。
秦嶺和陳忠實
關(guān)于雞孵鴨的事情,我后來還查了很多資料(我這個人很好學(xué)),網(wǎng)上,不列顛百科,辭海,還有亞里斯多德全集里動物學(xué)分卷,都沒有找到雞孵鴨的記載,不過那也不能夠證明秦嶺說了假話。世上有很多聞所未聞的事情,可能大部分地方的雞并沒有幫著鴨子撫育下一代,但在某個地方,的確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其實就一個見聞來說,重要的是我們怎么能夠把它們說出來。怎么說很重要。小說家的一項基本的能力,就是把一件虛擬的事情講述得像是真的一樣。所以有人說,小說家是世界上最誠實的人,因為他所有的謊話都在小說里說過了。
2008年和秦嶺一起就讀于魯院第八屆高研班。魯八屆學(xué)員多為文壇才俊,又都年輕美貌,一時間云蒸霞蔚,神采煥然。班干部競選時,秦嶺得票最高,成為魯八班長。我和秦嶺是甘肅老鄉(xiāng),之前讀過他的數(shù)篇作品,久聞其名,到了魯院,自然覺得更加親近。所住房間也很相鄰,中間只隔了吉林老景(風(fēng)鳴),老景為人低調(diào),又常出差,因此就總是在秦嶺房間進出。偶爾停電,于是幾個人就聚集在樓道,聽廣西橙子講笑話,橙子搜集了很多葷笑話,還善于模仿貓叫,在他綿延不絕的笑話和貓科動物的叫聲里,只見大家都捧腹大笑起來,秦嶺尤甚,他的聲音高而亮,高音部分還雜有尖銳的嘯叫,一時間響徹整個魯院。秦嶺的同桌(也是我的對門鄰居),美女批評家李美皆就對秦嶺的聲音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意見,她認為秦嶺的聲音不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的,應(yīng)該溫柔一點(李美皆總是那么可愛)。但這還不算“擾民”,因為停電的次數(shù)畢竟有限。秦嶺真正的“嘯叫”是在一樓大廳里發(fā)出的。一樓有一架乒乓球案子,那是魯院唯一的,也是最著名的體育運動器械,課間和晚上,總會有眾多才子佳人云集,既鍛煉身體又開展文藝沙龍。秦嶺球技高超,加之聲音響亮,興高彩烈之際,身上只剩一背心,一短褲,其剽悍身軀,令無數(shù)人嘆賞。深夜時分,魯院靜寂,有人挑燈夜讀,有人專心創(chuàng)作,此時秦嶺的嘯叫再次響起,其聲音有如波濤洶涌,一浪高似一浪,不光響徹魯院,東四環(huán)都可以聽得見他海嘯一般的聲響。原來夜半時分,秦嶺仍舊不甘寂寞,又約了玄武在樓下打球。玄武的聲音則荒誕怪異,混雜在秦嶺的寬廣聲域里,正如傳說中的鬼叫一般。于是秦嶺的夜半叫聲被魯八描述為“叫春”,成為魯院一景。
其實呢,是秦嶺當時正在趕寫《皇糧鐘》,下筆略有滯澀,又不能入眠,只好藉此來揮發(fā)過剩精力。他的精力真是充沛。有天早晨去喊他上課,只見他穿了一件內(nèi)褲開門,兩眼熬得通紅,原來一夜未睡;他面露得意之色,說是昨晚狀態(tài)極佳,寫出一章的好小說。我簡直有點嫉妒他的旺盛體力了。浸淫敘事而至于通宵達旦,年少時節(jié)尚可為之,如今已是大不如前,就不敢貿(mào)然嘗試。秦嶺卻能夠顛倒黑白率意而為,不免令人艷羨。寫作與其他活動不同,藝術(shù)家靈感涌現(xiàn),常常要身心敏捷,及時捕獲,否則會錯失良機。舉凡寫出好小說的作家,往往都有賴于迥乎常態(tài)的“放縱”和充沛能量。加之秦嶺勤奮,所以有連綿涌現(xiàn)的作品。好體力得有好食量。有天深夜,秦嶺敲門索食,得數(shù)包方便面及香腸而去,后來他說,當夜寫作正酣,感覺奇餓,于是泡得6包方便面,2個饅頭,數(shù)根香腸,席卷入肚才得溫飽。我當時還不大相信,以為他在吹牛。后來有一次一起去魯院門口吃山西刀削面,同行的還有玄武,偌大的瓷碗盛了滿滿的面片,擺了5個上來,占滿了整個餐桌。我說這怎么能夠吃得完?秦嶺拍拍肚子,胸有成竹說沒問題。我吃一碗,玄武吃一碗半,剩下的半碗給了秦嶺。此時秦嶺已經(jīng)在吃第二碗,他狼吞虎咽,頃刻之間,2碗加半碗就已經(jīng)吃得干干凈凈。看得我瞠目結(jié)舌。我們老家有俗語,看一個人能不能干,就看他能不能吃。一直到現(xiàn)在,一些地方在挑選女婿時,還會請他吃飯,以此來判斷對方是否能干。能吃就能寫,這是一個很樸素的見解,但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意味。它當然也適用于更多的場合。
秦嶺不光善于講故事,還有其他奇妙的才藝。有次看見他畫的素描,是一個美女坐在魯院的花園里,正在神思遐邇。美女是古典式的,姿態(tài)婀娜又帶了些幽怨的氣質(zhì)。魯院的門廳、回廊和花朵草木的香味的被他描繪得清晰而生動,就好像春天的魯院真的有這樣一幅場景一樣。一個體格壯碩的男人能夠有如此細膩的工筆功夫,真令人感到驚奇。逢到朋友聚會,酒酣耳熱之際,大家慫恿秦嶺演出節(jié)目,于是乎秦嶺興致勃發(fā),要么唱西北花兒,要么吼一段秦腔,要么他就隨意模仿某星的神態(tài)。西北花兒多為苦情凄傷之作,秦嶺吟唱幽遠纏綿,往往聽者動容,甚至于有黯然淚下者;秦腔則高亢雄渾,穿云裂帛,仿佛可以感受到古時金戈鐵馬、大漠孤煙的曠遠寂寥;他模仿的神態(tài)和動作像極了,往往令人捧腹而又捧腹。柏拉圖說,藝術(shù)就是對于生活的模仿。藝術(shù)家需要對于世界保持某種濃烈的興趣,他觀察并模仿,描繪并創(chuàng)造,然后,小說里的各色人物就是一個新世界里的真實的存在了。和很多小說家一樣,秦嶺在內(nèi)心里是孤獨的,他需要和世界保持某種距離,這距離在一定意義上成就了他的小說藝術(shù)。
秦嶺大部分生活都有賴于自己的頑強奮斗。對于西北鄉(xiāng)村生活、民俗風(fēng)物、官場生態(tài)、人情世故都有切膚之感。由此也使得他筆下的鄉(xiāng)村人物以及整個農(nóng)耕世界顯得搖曳多姿。論者大多把秦嶺的小說分為“鄉(xiāng)村”和“官場”兩個部分,其實就我看來,他的“鄉(xiāng)村”和“官場”小說其實是一個部分,都是關(guān)乎農(nóng)耕文明的切入和關(guān)照。中國的鄉(xiāng)村和城市都具備濃厚的農(nóng)業(yè)文明特質(zhì),很多城市無非是放大了的鄉(xiāng)村,以此入手,恰中肯綮。這也是秦嶺的聰明之處。對秦嶺來說,雖然在一個遠離故土的城市寫作和生活,但他在很多篇章里,其實是在表達他對于故土的留戀和尋求。就小說寫作來說,很多時候,只有遠離家園一般的所在,才可以真正地觸摸到那地方對于自己的內(nèi)心的影響。想象和虛擬的故鄉(xiāng)是美麗的,也是更深刻和真實的。小說的功能就在于此。
去年有一次,秦嶺從甘肅隴南歸來,表情神秘而興奮,他說在隴南山區(qū)撿得了寶貝。于是我們要求他展示一番,但他面露詭秘之色,總不肯拿出來。他的這個詭異的樣子更引起了我們的好奇。隴南腹地,自古多寶藏,他在那里撿到一兩件寶貝,也完全是有可能的。于是我們的好奇心被他勾引的直到嗓子眼里,一再要求之后,秦嶺終于答應(yīng)讓我們看一看。只見他逡巡四周,緊閉房門,一方有人偷窺,接著他從自己的行李包里開始小心翼翼地翻動起來。終于取出一包東西,外面包裹了層層布料,一層接著一層,剝開之后,我們看見包底露出2塊黑乎乎的石塊。他堅持說,這2塊石頭就是稀世的寶貝——是玉??墒菬o論怎么看,它就是2塊普通的、正在風(fēng)化的石頭。我就告訴他,這是西北常見的石頭,不是玉。但秦嶺仍舊堅持說,這是寶貝。不過這一次我們就不再像相信鴨子是雞孵出來的那樣相信他了。我們見過的石頭比他多。那時候他看上去像一個孩子。
可能有時候這也是秦嶺聰明的地方?;蛟S他就是想帶一塊西北的石頭回去。那石頭對他來說,真的就是一塊玉。
爾本文作者爾雅
爾雅,作家,影評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傳媒專業(yè)碩士生導(dǎo)師。外聘教授。甘肅省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文藝界四個一批人才。蘭州交通大學(xué)文學(xué)院西部影視文化研究所負責(zé)人。
(來源:天之水網(wǎng) 作者:爾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