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深圳經歷了本世紀最冷的寒潮,有人為了洗個熱水澡,命都搭上了。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寒潮已致54名市民煤氣中毒(4人死亡,包括一名孕婦),其中西鄉(xiāng)母子3人洗澡時中毒,兩個孩子分別才1歲和7歲。寒潮還導致兒童呼吸疾病頻發(fā),醫(yī)院的門診比平時多了3成兒科患者。兒科專家提醒,不要給孩子捂太多,同時注意室內通風加濕,多給孩子喝水,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寒潮已致4人煤氣中毒死亡
寒潮來襲,不少使用煤氣洗澡的市民,因空氣不流通,導致中毒。據市急救中心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1月17日0時至昨日下午4時,深圳120共接一氧化碳中毒報警54個,其中有4人入院前死亡,原因均是沐浴時煤氣中毒。死者中,3名為男性,1名為女性。
記者了解到,3名死亡男性中,年齡分別為25歲、33歲、31歲,另外一名懷孕16周的孕婦。其中,31歲的男性和孕婦是前日晚上洗澡煤氣中毒身亡。1月24日,西鄉(xiāng)母子3人洗澡時煤氣中毒,兩個孩子分別才1歲和7歲,而1月22日平湖還有2名12歲女孩洗澡時發(fā)生煤氣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俗稱煤氣中毒,主要因沖涼房空氣不流通,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致急性腦缺氧疾病。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一旦發(fā)現有人煤氣中毒,首先要關閉氣閥,禁止明火。打開門窗通風,盡快將中毒者移至通風良好處,松開中毒者的衣領、褲帶,保持平臥位,保持呼吸通暢并注意保暖。
及早向附近的人求助或撥打120急救電話??趦热粲袊I吐物,用手指裹潔凈的布輕輕擦拭,以免進入咽腔造成窒息。若發(fā)現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兒科呼吸疾病多發(fā)
記者從兒童醫(yī)院了解到,近日就診人群主要以感冒發(fā)燒為主,特別是小朋友抵擋不住“寒潮天氣”的攻勢,小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多發(fā),連日來該院內科、呼吸科的患兒比平時多了三成。
兒童醫(yī)院呼吸科主任醫(yī)師王文建表示,溫度驟降最易引發(fā)小兒肺炎。據介紹,兒童由于氣道發(fā)育不完善,呼吸道比較脆弱,功能比較差。這種情況下,一旦氣溫陡降,氣道上皮和氣道黏膜容易受損,病毒就容易在受損的上皮和黏膜里引起感染,從而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有過敏病史的甚至會引起哮喘。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隨著成長,從母體帶來的抗體會逐漸消失,而自身抗體和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抵抗力會下降,特別容易生病。
王文建表示,家長帶孩子出門前一定要添加衣物,從戶外到溫度較高的室內,要讓孩子有個適應過程,不能馬上把外套脫掉。
提醒:被子不要遮住孩子口鼻
不少家長在寒潮這幾天都會給孩子添衣,但添衣也是有技巧的。
“有一種冷,叫作媽媽覺得我特別冷!”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兒科主任吳本清表示,要正確地給孩子穿衣,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一般是在大人的基礎上增加1~2件,保證手暖腳暖,戴手套穿棉襪。要防止孩子蓋太多窒息,家長要注意不要遮住孩子鼻腔口腔。
寒潮來了,很多家庭都緊閉門窗,開著各種取暖設備。吳本清表示,暖氣房間非常暖和,但是房門緊閉,空氣不流通,而且非常干燥,待久了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此外,長期待暖氣房還有可能會導致皮膚干燥、上火、咳嗽甚至流鼻血等問題,所以在房間里待久了要適當地隔一段時間開開窗戶通通風。最好再安裝一個空氣加濕器,如果沒有,放一盆水在房間也可以起到加濕的作用。另外還要多給孩子喝水。
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前預防是關鍵。市急救中心提出如下建議:一,不能使用直排式熱水器;二,洗澡時注意通風,開排氣扇或開點窗;三,洗澡時間不要太長;四,在家洗澡前最好告知家人,不要鎖浴室門,以便意外發(fā)生后救援人員能順利進入。
新聞鏈接:
與母親蒙被同眠一男嬰窒息而亡
1月23日是中山遭遇世紀寒潮的第一天,室外溫度低至5℃,當日早上7時55分,一名3個半月大的男嬰被家長匆忙送入市博愛醫(yī)院兒科急診部時已心跳、呼吸停止,全身僵硬,接診醫(yī)生初步懷疑孩子因窒息而亡。
市博愛醫(yī)院兒科急診部接診的葉醫(yī)生向記者介紹,當天早上7時55分,該名男嬰的父親抱著孩子匆忙入院,當時孩子心跳、呼吸已經停止,左鼻孔出血,全身僵硬,左半身紫紺,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醫(yī)務人員盡全力搶救半小時后仍回天乏術,宣布臨床死亡。孩子父親難過地說,孩子由媽媽照顧,近日天氣寒冷,擔心孩子挨凍,孩子一直和媽媽在一個被窩里睡眠。昨晚孩子睡在媽媽右邊,他們早上起床后突然發(fā)現孩子沒有任何反應,便急忙送到市博愛醫(yī)院就診。
兒科主任醫(yī)師黃曉紅也參加了搶救,她介紹說,根據家長的描述,孩子很有可能因擠壓致缺氧、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亡。她說,現在天冷,亦應警惕“蒙被綜合征”,其多發(fā)生在1歲以內嬰兒,一般在冬、春季多發(fā)。(文/廣州日報訊記者周偉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