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護國寺大街,就能看到古樸雅致的人民劇場。劇場日前舉辦“臨境·斗——京劇媒體藝術互動空間”展覽,一入展廳,別有洞天。“用這樣的方式展現(xiàn)京劇藝術還是頭一次見!”“沒想到這么好玩!”老戲迷、新觀眾,都被這個極具交互體驗感的京劇主題展深深吸引,贊不絕口。
觀眾佩戴MR眼鏡,感受混合現(xiàn)實里的京劇魅力。
人民劇場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現(xiàn)代化戲劇表演場所,梅蘭芳等大師都曾在此登臺獻藝,2007年底被列入第一批“北京優(yōu)秀近代建筑保護名錄”。北京印刷學院看中了這里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底蘊,聯(lián)手國家京劇院共同策劃和打造了這項連接過去與未來、融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以中國傳統(tǒng)京劇為主題的沉浸式交互體驗空間。
整個展覽包括劇院三層空間的八大交互體驗區(qū)。進入第一體驗區(qū)“歲月不輟”,就如同進入了一條時空隧道。伴隨著空靈的背景音,觀眾可與簾幕上不同主題的京劇人物投影進行感應交互,在亦真亦幻中穿梭尋覓。
第二體驗區(qū)“何以國粹”則通過空間布局的擺設,創(chuàng)造出一個京劇演員在后臺候場的環(huán)境。戲迷劉昊在這里驚喜地看到了梅蘭芳先生用過的衣箱,還有古董戲服、盔頭、靠旗等珍貴藏品。一件用薄竹片制成的精致的“竹水衣”引起了很多觀眾的興趣。講解員告訴大家,這是為了吸收和排出汗水而特質(zhì)的“汗衫”,可以避免昂貴的戲服被汗水侵蝕。大家紛紛感嘆:“古人的智慧真是太了不起了!”
從實物展示過渡到虛擬空間的第三體驗區(qū)“群星閃耀”,則用多媒體動態(tài)展現(xiàn)老中青幾代藝術家的傳承與交替,讓觀眾們在交互體驗中感受京劇藝術的薪火傳承。“我這次演唱只拿了個‘愛好者’的評分,下次爭取獲得‘票友’稱號!”第一次跟著屏幕演唱京劇《貴妃醉酒》經(jīng)典唱段的大學生小艾意猶未盡。
第四體驗區(qū)“唱念做打——屏幕交互區(qū)”、第五體驗區(qū)“京劇行頭——虛擬試衣區(qū)”、第六體驗區(qū)“華服之美——MR眼鏡交互區(qū)”、第七體驗區(qū)“粉墨登場——互動化妝區(qū)”,異彩紛呈,吸引觀眾爭相體驗,大家在有趣的互動中深入感受京劇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八體驗區(qū)“大鬧天宮——沉浸式京劇體驗區(qū)”,通過抽象的視覺設計和多媒體互動數(shù)字墻面,讓觀眾對京劇選段《鬧天宮》產(chǎn)生了“新奇感”和“陌生感”,觀眾們在手指與墻面的觸摸互動中重溫經(jīng)典,暢想未來。
此次展覽運用了短焦投影技術配合動作捕捉技術,MR混合現(xiàn)實技術,面部跟蹤、圖像識別及體感互動,油墨導電互動投影技術等多種前沿科技。
“再先進的技術也無法取代現(xiàn)場藝術、實體空間、具體實物帶給人的感受。”“臨境·斗——京劇媒體藝術互動空間”策展人、北京印刷學院教授張宏表示,希望通過虛實交融的互動式體驗,引領觀眾體會京劇藝術歷久彌新的魅力和國粹氣度,推動京劇文化藝術的活態(tài)傳承,探究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傳播方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