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讓人大跌眼鏡。
上映前,全面唱衰,上映后,強勢逆襲,主角魏翔的熱度也起來一些。
那么同為麻花系演員,魏翔有機會成長為下一個沈騰嗎?答案很明了,不能,有一點顯而易見,魏翔的票房號召力并不強。
接下來是顏值。
只要顏值足夠高,三觀跟著五官跑,這是一句至理名言,任何時候都受用。
周星馳、金·凱瑞他們?yōu)槭裁茨艹蔀橄矂〈髱?,長相占了很大的比重。
倘若他倆都長得跟如花一般,充其量就是個有幾個經典角色的老演員,或者成為同吳孟達一樣的黃金配角。
現(xiàn)在的沈騰,雖然被歲月奪走了校草模樣,但通過臉上的棱角依稀能看到美人遲暮的曾經潘安,可魏翔卻沒有這樣的容貌,成為限制他更進一步的致命缺陷。
不論某個演員的實力多么逆天,顏值總是第一印象。
如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許多人明知這是一部爛片,為什么還要走進電影院?因為有第四代軍藝校草楊洋與天仙劉亦菲。
這就是現(xiàn)實,長得好看就是可以當主角,長得好看就是可以擁有更多人的喜愛,長得好看就是實力的一部分,長得好看就是可以比別人少奮斗太多。
其次是角色。
魏翔的知名角色太少,沒有形成一定的影響力,難以加深觀眾對他的標簽的印象。
大家記住的仍然是“三口一頭豬”、“主教練正在熱身”的《西虹市首富》中的教練,再找出一個同等級別的角色,翻遍他的履歷表也沒有。
這種標簽,盡管重復性很高但是卻不可缺少,正如王寶強的“傻根”式角色一樣。
大浪淘沙,立住了就能夠演到全中國獨一份,一旦有類似角色,觀眾下意識想到的就是你,如王寶強的傻根、許三多、牛耿、王寶和唐仁,可魏翔只有教練。
雖然《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票房走勢一路高奏凱歌,大有接近《西虹市首富》的趨勢,但是魏翔本人卻沒有像“教練”一樣,再度出圈。
遇上廣為人知的角色很難。
魏翔或許可以另辟蹊徑,以表情包席卷年輕人的生活,就跟黃子韜一樣,借助“我不會輕易的狗帶”這樣的魔性表情包洗白。
然后是年齡。
魏翔已經43歲了,一旦到了這個年紀的演員,除非是生活所迫或真的熱愛,不然大部分人都不容易接受自己再在銀幕上搞笑,周星馳如此、吳君如如此。
因為人都是有尊嚴的,人都是要皮要臉的,再加上魏翔的喜劇風格趨同于無厘頭。
有比較大的肢體和表情動作,年輕時還好,一旦上了年紀,就不愿意繼續(xù)耍寶無厘頭了。
可是魏翔被人認可的形象又是喜劇類型,這就讓魏翔被關在了圍城里,走出去轉型,失敗的風險很大,停在墻內穩(wěn)扎穩(wěn)打,自己又不年輕了。
倘若魏翔是個有追求的演員,他應該很矛盾。
是繼續(xù)待在舒適圈還是跳出去挑戰(zhàn)下自己,究竟哪個更符合自己的未來。
如果魏翔沒啥事業(yè)心,其實以他目前的成就來看,演演配角也能吃老本很久,就算日后人氣不濟了,也可以在網大里求得肚圓兒。
魏翔應該不滿足于此,否則分析他有沒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沈騰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之后是觀眾緣。
沈騰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看到他就想笑。
這是觀眾給沈騰的一道“免死金牌”,更是觀眾為他貼上的標簽。
打個比方,一句簡單的話,從其他人嘴里說出來并不好笑,但是從沈騰口中而出,便會讓觀眾捧腹大笑,即使他什么表情都不用做。
這就是觀眾緣,觀眾愿意為了他買票。
跟沈騰同一類型的演員還有王寶強,他們自帶笑點,所以他們的電影會讓人有二次觀看的魅力。
而魏翔恰恰不具備這種觀眾緣,他要先做什么,才能讓觀眾發(fā)笑,不像沈騰、王寶強一樣,一動不動就好了。
最后是演技。
魏翔的演技沒得說,能演喜劇不讓觀眾尷尬或吐槽,這本身就是一種超強的演技證明。
況且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中魏翔復刻了《喜劇之王》中周星馳被吳孟達看不起的那一幕。
盡管二者有些差距,但是從中可以看出魏翔克制情緒有一套,而演技比較難的就是控制情緒,這需要技巧和演技,不像哭戲,懂技巧就會。
正如何冰在《圓桌派》中談到演技時曾說:
“演員演戲的最高境界不是聲淚俱下,也不是情緒的宣泄,而是控制情緒,不激動,克制自己的行為。
否則,久而久之,演員會依賴情緒,表演就陷入了死胡同,高不成低不就,一切的行為和動作都要情緒到了才能入戲。”
只是有演技的魏翔缺少為角色錦上添花的天賦。
換句話說,就是不依靠劇本和角色設定,單憑自己的能力就足以讓角色變得搞笑。
如《妖鈴鈴》和《龍蝦刑警》中的沈騰,這兩部電影毫無疑問是爛片,但是沈騰的角色卻十分出彩,成為影片中為數(shù)不多的亮點,但魏翔很多時候需要為其量身定做。
沈騰說臺詞和表演的節(jié)奏,很多時候一步到位,直接讓觀眾發(fā)笑,而魏翔需要兩步或三步。
如《你好,李煥英》中,沈騰唱一首四遍四個樣的粵語歌,即使沒有后面與播音腔的反差對比,喜劇效果依然明顯。
而魏翔則需要先做出一個大幅度的不屑的笑,再收尾一個蔑視的眼神才能讓觀眾發(fā)笑。
這并不是說魏翔能力不行。
而是這種喜劇感是個很玄學的東西,屬于與生俱來。
后天很難學習到,如果是魏翔一人還好,若是跟沈騰一起,這種差異就出來了。
也許也是因為沈騰生活中就很搞笑,魏翔生活中比較嚴肅有關,沈騰的搞笑是自然而然,魏翔的搞笑是演出來的。
如從麻花全員上郭德綱主持的《郭的秀》就能看出來,沈騰與郭德綱對話,基本上兩人都能甩包袱,魏翔就是一問一答,只有當表演時才變得搞笑。
所以魏翔基本成不了下一個沈騰,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黃渤。
演技,魏翔肯定是有的;長相,魏翔肯定是沒有的,這兩點與黃渤完美契合。
而黃渤是成了金馬影帝之后徹底起飛,走了一條以喜劇讓觀眾認識,用演技征服大眾的路子。
這條路,魏翔可以走。
只是唯一可惜的是,金馬把自己作沒了,金像隨著香港電影的落寞也日薄西山。
金雞沒有相應的含金量,對“認可”二字的提升不會有太大的加成,因此魏翔的這條路被堵死了一半。
由此來看,魏翔想要成為獨挑大梁的麻花三號人物,還需要兩三部高票房電影或一兩個討論度極廣的角色。
然后再出現(xiàn)一部或一個證明演技的電影或角色,像張家輝碰上《證人》一樣,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遠遠不夠。
這一點,艾倫和常遠不如魏翔,因為他們更適合做配角。
而魏翔卻可以以主角的方式出現(xiàn),因為魏翔被觀眾接受的面更廣一些,但艾倫只有憨傻類的角色,常遠只有假正經的角色。
他們都試過變換一下形象。
如《羞羞的鐵拳》中的艾迪生,《溫暖的抱抱》中的鮑抱,一個變聰明了,一個變正經了。
可觀眾樂的點卻不在他們身上了,遠不如大傻春和西虹市王力宏來得痛快。
然而魏翔的下一個夏洛,下一個王多魚又在何方?含翔量又在何時能成為衡量一部影片是否值得買票的標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