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雷厲風行,大潮退去,一些教培機構已然在公開裸泳。
有27年歷史的培訓學校巨人教育發(fā)布公告稱,由于經營困難,秋季將無法繼續(xù)向學員提供教學服務,并且明說“無法完成全部學員退費”,學員的剩余課時可轉至其他機構繼續(xù)完成。據報道,哈爾濱的瑞思英語也已人去樓空,很多之前繳納了高額學費的家長遭遇退費難。再之前,“ABC360(伯瑞英語)”“斯坦利”等教培機構陸續(xù)宣布停止暑期課程,多名家長要求退回剩余課程的款項未果,無奈建起了維權群。
教培行業(yè)里“跑路”的一個接著一個,這幕場景似曾相識,讓人想起前幾年P2P泡沫炸裂,“小黃車”押金退還排隊的景象。之前是大干快上,廣告轟炸、自媒體投放、各路“專家”現身說法,“你來就培養(yǎng)你的孩子,你不來就培養(yǎng)你孩子的競爭對手”,制造焦慮,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實際是為了資本和票子,千言萬語一句話——花錢來上課,千方百計把家長的錢忽悠到公司的口袋里。學費動輒預交半年、一年,還有的打著“分期付學費”的名義忽悠消費者辦“培訓貸”。
可以說,之前教培行業(yè)的瘋狂擴張,為當下的爆雷、倒閉埋下了伏筆,形成了新的金融風險敞口?,F在,在“雙減”政策關鍵期,特別要警惕一些教培機構渾水摸魚、圈錢跑路,把鍋甩給國家的“雙減”政策。
8月30日,教育部教育督導局一級巡視員明確表態(tài),教育部將督促相關部門加快推進第三方資金監(jiān)管,防止退費難?!皩α看竺鎻V的退費難問題,我們將按屬地管理原則進行督辦;對卷錢跑路等嚴重問題,我們將實行掛牌督辦”。這給公眾吃了一顆定心丸。之后,還需將資金監(jiān)管、掛牌督辦及時落實到位。
教培巨頭必須履行善始善終的責任,這是既是道義責任,也是在履行《公司法》等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清算義務,不能不白不明就“跑路”。
首先,要厘清各個培訓品牌的分支機構和總部的法律責任,不能招生的時候就是“全國連鎖大品牌”,出了事之后就說對方是地方代理、加盟商,總部概不負責。
其次,對一些明顯惡意的“跑路”,需要公安、市場監(jiān)管等多部門調查介入,查清資金動向,家長交的學費到底被用到哪里?有沒有被侵吞、私分?是不是“假培訓,真詐騙”?如果涉嫌刑事犯罪,應該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以儆效尤。
第三,及時對既有培訓機構全面“亡羊補牢”,加速推進第三方資金監(jiān)管,避免培訓機構從一開始就對學費打歪主意。
教育行業(yè)理當是良心行業(yè),不能唯利是圖,更不能是瘋狂收割家長、制造金融風險的資本鬧劇。教育培訓要為之前的“瘋狂”埋單,也必須履行善始善終的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