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自我,才是真正的幸福
楊迎勛
庚子開年近兩個月宅家防疫的日子里,我一直對人生修身的思考,人這輩子,最該銘記的人:窮時,借錢給你的人;難時,背后挺你的人;苦時,同舟共濟的人;病時,端茶倒水的人。因為你什么都不是時,真心真意喜歡你的人;你什么都不懂時,全心全意指點你的人。其實,人活著,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落魄的時候,有多少人認識你;人活著,不是仰望你的有多少人,而是你墜落的時候,有多少人敢接著你;人活著,不是關注你的有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真的關心你。記住了:疏遠你的人就讓他疏遠吧,別去問為什么,因為你聽到的全是借口。別去挽留,強求來的情誼走不到最后。記住了,在意你的人永遠舍不得離開,在乎你的人會一直都在。對你的真心,你要加倍奉還,對你的珍惜,你要感恩于心!
修身自我是做人之“本”,修學則是修身的起點。修身就是修心、修德、修性、修學,就是陶冶身心,涵養(yǎng)德性,保持身性,本質上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貪欲惡習和薄弱意志作斗爭的過程,也是一個終生學習的過程。人要學會取悅自己,取悅不是掩耳盜鈴,不是一葉障目,更不是夏蟲語冰井底之蛙。有的人想要改造世界,卻很少有人想要改變自己,挑戰(zhàn)莫過于提升自己。老話說“天助自助者”,有實力才能有底氣,有本領才能有運氣。要知道,世上只有三樣東西屬于你:吃進胃里的食物,裝進心中的夢想,藏在腦子里的知識與能力??可缴綍?,靠人人會跑,提升自己才是正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看清自己之后仍能給自己擁抱與愛意。所以要要勇敢地改掉的缺點要虛心向他人學習,提升自己,改掉缺點。愛真實的自己,無需營造完美的假象。接受自己,讓自己過得高興,活得開心。
高尚的品格要嚴“修”常“修”苦“修”、靜“修”,人越是沐浴在道德的光輝下,就越能遠離一切煩惱,越能增加幸福的砝碼。修煉品行要修剪欲火,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崇高的信仰來祛除掉心中的雜質,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受得了挫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任何時候都能保持豁達淡泊的心態(tài)。
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別人的眼里。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起妄緣,無心無為,自由自在,動靜自如,冷暖自知,當下就是修行。人,需要知足,而常樂,這世間很多的不快樂,都是由比較或者攀比造成的,可事實往往是“你在橋上看風景,殊不知在他人的眼里,你便是風景。”你有的反而是別人羨慕的,適當?shù)谋容^會讓我們前進,但是得有度。有智者說,壞日子難過的是肚皮,好日子難過的是心情,說的真好。要想讓自己的心情舒服,不是索取更多的財富,坐上更高的位置,而是要學會感恩知足。歲月如流,人生苦短。人們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把金錢、地位、名利置之度外,坦然面對現(xiàn)實,快樂生活每一天。
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難以交世。世,不能看得太清,清了難以作為。我不高攀有錢人,因為我花不到他的錢,我不小瞧窮人,因為他不靠我生存,我不巴結有權人,因為他不會白給你幫忙,我不奉承得意的小人,因為他不入我眼。感恩自己就是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感恩自己就是學會知足常樂。
修身自我,才是真正的幸福。我擔任紀委書記10多年,看過研究廉政建設的學者提出一個幸福養(yǎng)廉理論:通過控制自己的物質消費欲望,心里保持知足感、快樂感、幸福感,可以讓人不想貪、不愿貪、不必貪,進而保持其自身廉潔。這個理論破譯了幸福的密碼——修身是通往幸福的橋梁,也是人類真正幸福的源泉。
寫于二O二0年三月十日;于花橋萬科魅力花園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