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PS艷照敲詐官員戲碼屢屢上演 他們?yōu)槭裁匆蚩???/p>
“我是私家偵探,拍到了你的不雅照,如果不想曝光,就給我匯款35萬……”隨信附著的是一張PS痕跡明顯的“艷照”。
2017年底,某地干部張某接到一封從武漢寄來的神秘信件,他思索了一下,明白自己接到了詐騙信,隨后報了警。
近日,一名孫姓男子因PS艷照敲詐133名領導干部,被虹口區(qū)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并處罰金10萬元。
孫某通過電腦軟件合成淫穢照片,事先在網(wǎng)上搜集全國各地企業(yè)領導干部的基本信息、照片和通訊地址,向133名各地企業(yè)領導干部寄送合成“艷照”,勒索錢款共計人民幣3487萬余元。
PS艷照敲詐官員的“生財之道”,早些年曾經比較流行,且范圍遍布全國各地。近來隨著反腐已成壓倒性態(tài)勢,此類敲詐手段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不過,即便如此,黨員領導干部違反生活紀律的情況仍然存在,不收斂、不收手的人員仍然存在,這也給了像孫某之類的人以可乘之機。
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上檢索,能查到相關文書40余份,其中被告人以湖南某縣較多。此前,曾有媒體梳理了70份涉及PS艷照敲詐的判決書發(fā)現(xiàn),129名被判敲詐勒索罪的罪犯中,62人來自該縣,甚至形成了所謂的“艷照敲詐”產業(yè)鏈。
他們的基本手法是,通過PS技術合成受害人的艷照,然后將照片和勒索信寄出,謊稱已掌握對方生活作風問題,要求匯款到指定賬戶,否則將予以公開,最后敲詐得手共1300多萬元。
在一起案例中,朱某等五人進行分工,有人負責從政府門戶網(wǎng)站上下載官員的姓名、職務、工作單位及照片,有人負責將下載的官員照片篡改合成領導官員男女淫穢照片,并負責打印敲詐信件及書寫寄信封面,有人負責外出寄信。他們利用的設備不過是一臺二手電腦和打印機。在他們的下游,信用卡犯罪也很常見。
在媒體曾經梳理的70份判決書所涉案件中,有78名受害人乖乖匯出了敲詐款,其中大部分是國企或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其中有多名廳級干部、處科級干部、一名基層法院院長,還有國企高官。天津一名廳級干部張某被敲詐金額最多,為141萬元。
犯罪分子用這種手段行敲詐勒索之事,美其名曰“艷照反腐”,實際上行敲詐之實,理應受到懲處,但公眾對于那些乖乖匯款的官員,也倍感好奇:他們究竟為什么要打款呢?
實際上,相對于巨大的信件投放量,犯罪分子收到的回應寥寥,給他們指定的賬戶打款的更是少之又少。
前述孫某案件中,孫某實際發(fā)出的信件可能超過133封。即使成功率很低,但孫某仍有70余萬元進賬,而超過3000萬元的未遂金額,也被司法機關作為犯罪情節(jié)酌情考慮。
辦案檢察官介紹,孫某制作“艷照”敲詐勒索信函,一次就寄遞100多封信,多次向全國各地進行發(fā)送,涉及面非常廣;扣押的信件中涉及北京、上海、廣東等21個省、直轄市,跨34個地級市??梢?,本案涉及的人數(shù)特別多,輻射范圍也特別廣,社會危害性很大。
一些判決書顯示,某研究院副院長曾某某,沒多想就匯了32萬多元到指定賬戶內;時任竹山縣某局局長的王某,在明知道是敲詐的情況下,還是轉了10萬元;湖南長沙開福區(qū)法院院長耿明生,匯款52萬后向公安機關報案。他們的說法都是怕被發(fā)到網(wǎng)絡上后說不清,寧肯花點錢息事寧人。耿明生還表示他是“為了達到立案標準”,才決定把錢打過去的。
不同人的心態(tài)很不一樣,大部分人自稱因擔心名譽受損“破財消災”。據(jù)介紹,他們PS的手段非常低級,像報案人張某,一接到信就立刻想到報警了,但大部分被害人擔心自己“名譽受損”,害怕“艷照”被滿街張貼,對生活及工作帶來負面影響,選擇“破財消災”。例如這位給騙子匯去32萬元的曾某某,說自己“是研究院的副院長,要面子,沒多想就按信里的要求匯了款”。
還有的是給犯罪分子匯款后,又被反復敲詐,才發(fā)現(xiàn)被騙。一起案件中,受害人黃某給犯罪分子匯去兩萬元后,對方再次索要26萬余元,黃某托人將照片進行鑒定,結論文假照片,此后未再付款。還有一些被害人,自稱是考慮到報警后會被作案者報復,因此匯款。
這種解釋并非沒有合理性,也確實不應該對公職人員搞“有罪推定”,但此事因為涉及人員眾多,且事關公眾利益,越是曖昧不明的事越應該及時回應社會關注。這些受害人中,有的的確后來被查出了問題,因此丟了烏紗帽??梢?,他們之所以給犯罪分子打款,也并非純粹是為了怕名譽受損。例如前述用老媽的錢給犯罪分子匯款的耿明生,后來因嚴重違紀被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并降為副科級非領導職務。
從近些年查處的各級領導干部來看,違反生活紀律的比例相當高,生活作風問題,有的腐化墮落、包養(yǎng)情婦,有的出入色情場所,追求低級趣味。例如,四川省德陽市委原常委、市紀委書記劉銳因嫖娼被查,山東省日照市發(fā)改委原主任王澤曉在長期包養(yǎng)情婦的情況下,還多次接受老板安排的色情服務等。對這些問題官員而言,艷照一出,或成其它行賄、受賄等違法犯罪之事的突破口,從而東窗事發(fā),想想花錢擺平比較合算,于是乖乖就范。
說到底,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這些名人、官員能潔身自好,盡可拿起法律武器,而何須向敲詐者低頭?事實上,這種“PS艷照敲詐”的手段仍未絕跡。
反腐不能靠艷照,詐騙犯也絕非反腐英雄。如果說“PS艷照敲詐”這種亂射一氣的詐騙手段都能命中不少腐敗分子的話,那只能證明反腐空間還很大,要鞏固發(fā)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繼續(xù)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