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廣泛學習、積極思考,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有限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更好的公共服務效果
國慶前夕,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母嬰護理房”。輿論紛紛點贊:終于可以讓帶寶寶的觀眾歇歇腳,讓人們的文化之旅更有尊嚴。
母嬰室不罕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眾多公共場所,包括高鐵都逐漸考慮到“母嬰”這一群體的需求,設置了人性化的母嬰護理設施,進而讓家長更好地照顧寶寶,實現(xiàn)更有尊嚴、更有質量的出行。
母嬰室也罕見。從某種角度說,故宮的母嬰室來得太遲了。作為一個日均游客量超過4萬人次的頂級博物院,哪怕只有比例很小的親子游客,絕對數(shù)量也是很大的。對許多文化旅游機構來說,母嬰室是剛需,現(xiàn)在才開建正說明我們的服務還存在缺失、配套還不完善。
故宮這一舉動引起熱議,一方面是因為故宮在我國文化旅游界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則是抓住了文化旅游機構多年的“痛點”并提出了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案。
母嬰室的設置應該引發(fā)文化旅游機構對自身服務的反思。近年來,我們不斷呼吁文明旅游,在文化場所注意自身素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不文明行為是否與公共服務提供不足或是不夠優(yōu)質有關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公共文化旅游服務領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同樣存在。
在免費開放工作推進多年以后,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機構提供的公共服務具有了明顯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特點,并逐漸出現(xiàn)了“網(wǎng)紅圖書館”等更高追求的公共文化機構,帶動了公共服務意識的整體提升和行業(yè)的進步。故宮博物院等文化旅游機構有其特殊性,比如其尚未具備全面免費開放條件、參觀量過大、負荷過重等,加上長期以來體制慣性、經(jīng)費劃撥等影響,要求其很快達到較高的公共服務水平還需要時間。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宮的“開先河”之舉,正面回應服務對象的作法,為所在行業(yè)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值得肯定和學習。
母嬰室的設置,也是公共文化旅游機構提供并改善公共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體現(xiàn)。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nèi)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我們的文化建設“為了誰”,又“依靠誰”?很顯然,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服務對象和依靠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的文化。我們的工作當以此為原則。這就要求文化旅游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廣泛學習、積極思考,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有限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更好的公共服務效果。
文化旅游機構需要解決的用戶剛需還有很多。類似“母嬰室”的人性化服務措施,如“殘疾人通道”“飲水點”“休息椅”等應當更快更多地建設完善。這樣的行動應當成為業(yè)界的“標配”。一如近年來興起的廁所革命,其不斷推動景區(q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解決游客實際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贏得了廣泛贊譽。
值得注意的是,廁所革命考量的不僅僅是硬件投入,更是持續(xù)維護,母嬰室的設置也具備同樣要求,這不是一陣風的突擊式投入。作為世界頂級博物院,故宮在如此有限且珍貴的場地中設置了設施齊全、具有文化創(chuàng)意特色的母嬰室,值得贊揚和學習,但未來的維護升級更值得關注。合理的設計、持續(xù)的管理、穩(wěn)步的升級,才能實現(xiàn)設置母嬰室的初心,達到期待的效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婦帶著孩子去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景區(qū),母嬰室的出現(xiàn)給大家提了個醒,文化旅游機構會面臨更多新情況、新現(xiàn)象,我們是否有新思路、新辦法,針對性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或者說,我們是否具備預見性的眼光,提前做好準備呢?
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務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旅游服務水平,讓人們擁有更多的文化旅游獲得感、幸福感,還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努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