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史 的 天 空 (外一首)
文/何忠福
從大禹駐足的積石豁口
吹來一陣和煦的風
古枹罕大地
春風拂面
楊柳翩躚
冰雪消融
牡丹正孕育著新的生命
陶罐里裝滿陳年的往事
磚雕里揉進“ 花兒 ”的韻音
太子寺雄宏的鐘聲
喚醒了沉睡千年的夢
齊家文化
承載著四千年厚重的歷史
釋放著遠古的華夏文明
先民的足跡
深一腳淺一腳的
在溝壑密布的河州大地上
縱橫交錯 層層密布
先民的足印
遠不夠抒發(fā)對這片熱土的深情
幾千年的陳舊往事
盡在一個陶罐里封存
青銅的刀斧
青銅的器皿
石鐮的利刃
玉琮的造型
陶罐的紋理
遠古的鄉(xiāng)俗
無不展示我古老華夏
齊家文化的遺風 還有
古城寧河的化石
太極島附近的恐龍足印…………
齊家坪的天空
曾經艷陽高照
曾經細雨浸潤
也曾經風雨交加
曾經電閃雷鳴
穿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我已深切的感受到它的厚重
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
耕耘了世代的黃土地
收獲的不僅是油菜花
收獲的不僅是年輪
還有那不朽的
千古文明
站在大廟山頂的佛塔前
極目四望
感慨叢生
漢秦的星辰如流水般
從我們頭頂漫過
遠處的太子山
歷經唐風宋雨的澆灌
繚繞著紫氣回蕩的煙嵐
眼前的大夏河
從歲月深處流來
流淌了幾千年
也不曾離開河州半步遠
高速公路穿山越嶺
走滇過蜀穿藏
難覓當年的腳戶和馬幫
駝鈴聲很遙遠
駝隊也很遙遠
再也馱不來食鹽
馱不回綢緞
望著雙城林立的高樓
遠眺八坊周圍的東、西、南川
我覺得我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了
當年的河湟雄鎮(zhèn)
我的西部旱碼頭
當年的茶馬互市
我的花兒故鄉(xiāng)
你真的變了嗎
你也變得不像你自己了
你深奧得猶如一條難猜的謎
一條絲綢之路
足以讓全世界注目
一種文化
包括齊家
包括絲綢
從西京長安
沿先秦枹罕
沿河西走廊
一帶一路,走過來
一帶一路………
……走過來
《河西走廊,鮮血凝成的歷史》
遙想當年,我不敢想象
張騫是怎樣走過這片土地的
他的毅力比數九的嚴寒 更寒
比酷暑的火焰 還烈焰
霍去病的戰(zhàn)騎
橫穿河西,則如履平地
征戰(zhàn)西域的戰(zhàn)馬
揚起的沙塵
足以把古老的酒泉填平
駿馬的嘶鳴和飛濺的馬蹄
足以讓祁連山顫栗
一個和尚一路化齋
堅定的信念
是他一路前行
斬妖除魔的利劍
大漢的羌笛
盛唐的歌舞
如訴如泣
越過玉門
穿過戈壁
定格在敦煌壁畫里
一支經過了長征的勁旅
翻過雪山 走過草地
歷經萬水千山
卻沒能過得去這巍巍祁連
西路軍將士的熱血
把河西走廊的土地浸染
十年后 彭司令血戰(zhàn)蘭州
沈家?guī)X的炮聲
掀開了解放大西北的序幕
王胡子的大兵
一路西進
橫掃殘軍如卷席
為西路軍將士報仇雪恨
那是早晚的事
共和國沒有忘記
甘肅人民也沒有忘記
在天安門廣場
在壯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
刻有你不朽的殊榮
在甘肅蘭州的酒泉路
在當年的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
詳盡的記載著八十年前的記憶
和西路軍女戰(zhàn)士蒙難記
中華民族的歷史
是一部血淚史
河西走廊的路
更是用鮮血鋪成的
從古至今
經歷了多少戰(zhàn)事
拋灑了多少頭顱和鮮血
已無從算起 但
值得稱道的是
這塊土地 一寸
也不曾丟失
作者姓名:何忠福。甘肅省臨夏縣人。現居蘭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