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晚揭秘】小品《回家》:兩岸演員同臺演繹團圓情
今年的央視春晚有一個叫做《回家》的小品打動了不少觀眾。臺灣知名藝人方芳和張晨光飾演的臺灣夫妻為觀眾帶來了一個笑淚交織的故事。這個節(jié)目也是春晚舞臺上首次出現(xiàn)由臺灣演員與大陸演員合作的小品。
在小品《回家》中,方芳和張晨光飾演了一對臺灣夫妻,他們來到山東泰安尋親,張晨光還遇到了兒時的小伙伴妞妞,闊別已久的老友再次相見,雙方都激動不已。
此次方芳、張晨光兩位臺灣演員能夠首次登上春晚舞臺,緣于他倆在2017年《金秋相聲大聯(lián)歡》中的一次合作。當時他們共同表演了一段相聲《學戲曲》,引起了春晚導演組的注意。
小品《回家》演員 張晨光:錄完的時候我就順口提了一下,我們有沒有機會上春晚。結果過了大概兩個禮拜之后,方芳老師跟我講,晨光,有機會上春晚,去不去,我說真的假的,真的,不會是開玩笑的吧,他(她)說是真的,這是機會,我說好。
小品《回家》演員 方芳:上春晚是人人向往的事情,但是也是人人懼怕的事情。因為與其做的不好,不如不要上。所以我說如果要上春晚,我說你要給我一點時間,我說因為我到了這樣的年紀,我上春晚并不為了求名,我也不求利,我只是希望我在上節(jié)目的時候,我們能夠做一點什么,所謂的寓教于樂,我們上春晚能夠傳遞一些什么信息。
小品是一種濃縮時間與空間的藝術形式,短短幾分鐘既要以活潑詼諧的表演帶給觀眾歡樂,同時也要凝練出一個引人深思的主題。此次臺灣演員首次參加小品演出,導演組也一度擔心他們能否適應在規(guī)定時間與空間內的發(fā)揮。幾場彩排下來,兩位主演的表現(xiàn)讓大陸的合作演員大為贊賞。
小品《回家》演員 王姬:我也順著那側幕條看觀眾的反應,其實觀眾,我覺得不見得說是哈哈哈哈哈哈老這么笑,就是一個好的作品。當然需要有笑聲,但是當觀眾被你帶進去,你的一顰一笑他會吸引,他會跟著你臉上的表情情不自禁的跟著你動。我覺得這是我們這個所謂小品語言類節(jié)目,它獨特的魅力。
真實經(jīng)歷改編 傳遞深厚情感
演員們的細膩表現(xiàn),把一個“游子回家”的故事演繹得絲絲入扣、豐富而具有層次。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方芳本人的真實家庭經(jīng)歷。他們也希望能夠通過這個作品,達成父輩們終其一生未能完成的心愿。
小品《回家》演員 方芳: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安徽人,他們都是安徽省全椒縣的。我之所以我會想要做這樣的一個《回家》的立意的節(jié)目,是因為真的,我是看到了我父親,他是多么的想要回家,他這一生中風過四次,他第三次中風的時候,我趕到醫(yī)院去,他的瞳孔都放大了,我就在他耳朵旁邊叫,我說爸你不能怎么怎么,你要趕快起來,馬上可以回去了,奶奶還在家等你,你要醒啊,你要醒。你知道他那個瞳孔就慢慢慢慢收縮,人就后來就竟然叫回來了。
張晨光早年間就因《一剪梅》、《楊乃武與小白菜》等電視劇被大陸觀眾熟知,近年來經(jīng)常在大陸影視劇中飾演爸爸的角色,而他的祖籍正是山東。在臺灣,有很多祖籍山東的老人終其一生也沒能再度返回故鄉(xiāng)。
小品《回家》演員 張晨光:我祖籍是山東濰坊。記得我父親生病的時候,他最后一個愿望,我如果我能扛(?。。?過這次,我一定要回故鄉(xiāng),我說爸爸你加油,我?guī)慊厝?,這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所以我也感覺到非常非常遺憾。
刻畫臺灣人鄉(xiāng)愁 彌補父輩遺憾
根據(jù)兩人的真實經(jīng)歷,2017年方芳執(zhí)筆創(chuàng)作了小品《回家》,她希望通過這個作品彌補父輩未能完成的遺憾。小品《回家》融入兩名臺灣演員的親身經(jīng)歷,將臺灣人的鄉(xiāng)愁演繹得入木三分,傳遞出血濃于水、骨肉相連的深厚情感,也打動了很多觀眾。
小品《回家》演員 方芳:我理解有多少人想回家,他沒有回成。那么接下來他的下一代,有一些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來了,有一些人因為不理解,所以他不了解這個根。那我就覺得這個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覺得如果在這樣的年紀,能夠做一個節(jié)目,是讓大家兩岸之間能夠互相都知道其實我們都是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