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7日電 本周日晚8點檔,由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chuàng)造傳媒聯(lián)合推出的大型勵志挑戰(zhàn)節(jié)目《挑戰(zhàn)不可能》第七期,也是新年的第一期將在央視綜合頻道準時與大家見面。
董卿、李昌鈺上臺給選手出題從1584張人臉照片中,隨機選取一個與董卿照片的眼鼻嘴進行互換,8歲的“鷹眼女孩”蘇嘉琪能否在每行照片一次只顯示0.417秒的滾動中找出那張“變臉董卿”;中國首位女盲人鋼琴調(diào)律師陳燕與學習回聲定位的德國“聲吶人”戴夫進行聽覺大PK,僅憑聲波變化辨別毛絨熊貓和泡沫熊貓;節(jié)目首次一家三口齊挑戰(zhàn),在安放轉(zhuǎn)動洗衣機的蹺蹺板上搭建棕櫚葉平衡系統(tǒng),背后故事令痛失愛妻的李昌鈺博士潸然淚下;大國工匠大秀機械操控術,挖掘機投籃大比拼,三分球命中率能否超過最?;@球運動員?
8歲鷹眼女孩1584張照片尋“變臉董卿”
這是《挑戰(zhàn)不可能》舞臺上動用特殊挑戰(zhàn)助理最多的一次,他們就是324位現(xiàn)場觀眾。由他們的大頭照組成的照片墻,將布滿兩面各由18塊46寸的高清液晶顯示屏組成的屏幕墻上。而李博士要從1584張照片中任意選取一張,由技術人員將其與董卿的照片進行五官合成出一張新的照片。
兩面巨大的屏幕墻出現(xiàn)在舞臺上,每面墻上都分別顯示出1584張照片,這其中只有一張照片上的眼睛、鼻子、嘴與另一面墻上的不同。來自廣西柳州的8歲小女孩蘇嘉琪則需要在十分鐘的時間內(nèi),找出一面墻上那張隱藏在48行33列共計1584張照片里的“變臉董卿”。為了增加難度,屏幕還設置了干擾,每次只出現(xiàn)一行照片,由上而下進行播放,且每行停留的時間僅有0.417秒。董卿說:“可能因為分辨率的關系,好多照片的臉已經(jīng)變模糊了。”庾澄慶說:“我快看成斗雞眼了?!倍魬?zhàn)者僅用1分50秒就按下暫停鍵!她能否找到正確目標呢?
一家三口齊挑戰(zhàn)“蹺蹺板上搭建平衡系統(tǒng)”
來自四川成都的一家三口將協(xié)力完成道具巨大,過程驚險的平衡挑戰(zhàn)。他們要從一點出發(fā),到達蹺蹺板三個方向不同的尾部,并分別在三頭蹺蹺板的一端搭建15根棕櫚葉平衡系統(tǒng),而后將之放在轉(zhuǎn)動的洗衣機上,平衡系統(tǒng)維持10秒即為挑戰(zhàn)成功。這是《挑戰(zhàn)》三季開播以來首次迎接一家人的共同挑戰(zhàn)。為何一家三口要共同挑戰(zhàn)呢?母親為了達成兒子的心愿又做了怎樣的努力?這背后的故事令人動容。董卿說:“相較于項目本身,更打動我們的是家庭的關系。”李昌鈺博士對此深表認同,并在回憶起三個月前剛剛去世的愛妻時落下眼淚。“我從小沒有父親,媽媽撫養(yǎng)我們十三個子女長大。人生不會一直平坦,我會盡力找尋人生新的平衡?!?/p>
董卿、孫楊等評委在節(jié)目中落淚神相似!首位女盲人調(diào)律師秀導盲犬畫像
不憑借眼睛觀察,不用雙手觸摸,就一定不能辨別方向、感知物體的形狀和材質(zhì)嗎?《挑戰(zhàn)不可能》三季的老朋友,中國首位女盲人調(diào)律師陳燕再次回到了節(jié)目現(xiàn)場,并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答案是否定的。通過回聲定位和聲波的細微變化,她也能辨別物體形狀和材質(zhì),甚至增添了新技能——為自己的“眼睛”導盲犬珍妮畫上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像!來自德國的戴夫曾在盲人學校學習回聲定位法,能夠通過顫聲進行準確定位。此次陳燕將與德國天才聽音者的他進行對決,挑戰(zhàn)現(xiàn)場有車內(nèi)抱著玩偶的家長和孩子,他們要僅憑聲音找出隱藏在10只毛絨熊貓里面的3只泡沫熊貓玩偶,如此多的干擾因素,他們將克服的困難陡增!
灌籃新玩法 挖掘機投籃PK
美國男子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上,號稱三分球命中率最高的球員單賽季三分球命中率為44.3%。來自廣西柳工集團的陶開莉和蘇苗苗,則要操控挖掘機在三分線外進行投籃,只有當命中率高達50%才算挑戰(zhàn)成功。第一季《挑戰(zhàn)》的舞臺上,同樣來自柳工的90后女孩丁旭,曾駕駛挖掘機完成了罰球線投籃10近6的挑戰(zhàn)。
與籃球運動員相比,挖掘機的“機械手臂”雖然巨大,但靈活度卻遠遠不夠。操作時的一厘米偏差,可能會導致機械投籃時誤差超過20厘米。而此次的挑戰(zhàn)距離相比丁旭拉長了將近兩倍。挑戰(zhàn)能否成功?平凡生命,極致綻放,本周日CCTV-1晚八點檔,看大國工匠比拼機械操控精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