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做免费视频_免费AV无码网址_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_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首頁 > 文學 > 小說散文 > 正文

張春昌:二爸爸張志德

NZ[E3LR]8]5RB%E6UM}298E


二爸爸張志德

【天水】張春昌

二爸爸去世三載有余,每當拜讀其詩文、遺墨,回味其諄諄教誨,一切猶在眼前。二爸爸的嘉言懿行一直影響著我,鼓舞著我,為我樹立學習、工作和做人的典范。

二爸爸,名志德,乳名書勤,筆名源頭行芳。1923年生于秦安縣中山鄉(xiāng)簸箕村。童年牧羊,渴望讀書。貧窮年月,父輩們省吃儉用,供給上學,私塾啟蒙,讀四書五經(jīng),后在中山初小、秦安縣孔廟街小學學習。40年代在蘭州中學上高中。二爸爸天資聰慧,每次應試名列榜首,很受先生器重。1951年被國立西北大學錄取,畢業(yè)后被國家分配在西北軍政委員會財政部工作,1953年至1958年調(diào)到建筑工程部西北工程管理總局工作直至退休。一生著述頗豐,成績卓著?!吨袊鴮<胰嗣o典》《當代中國統(tǒng)計人物志》《中國優(yōu)秀專門人才事略大典》等均有介紹。曾為青海省建筑勘察設計院高級統(tǒng)計師,青海省統(tǒng)計學會第二屆常務理事,青海省建設廳中級評審委員會副主任。

最早見二爸爸和承蒙他的教誨是上世紀80年代,那時他50多歲,瘦高個頭,戴著眼鏡,西裝革履,溫文爾雅,平易近人。他好文學、書法、戲曲,也常打太極、吹笛子,興趣廣泛。他是村子里罕見的大學生,我非常仰慕他。那時我上初中,他教我學寫詩,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之后我與二爸爸書信交往頻繁。

1986年元月,我和文友在家鄉(xiāng)籌辦《山花》油印小報,適逢二爸爸回家,他得知此事后為我們贈送了印報紙張,并揮毫題詞“兩翻是目標,人才是關(guān)鍵”以志慶賀。后來他還給《山花》報撰寫詩詞等,扶持《山花》茁壯成長。

 

41F1TUN5~W(XM`621J7LUPJ

 

我總盼著二爸爸回鄉(xiāng),他的每次歸來對我而言是一件神圣而盛大的事,我喜歡與他交流,聆聽教誨。有一次,聽村里一社員說在王家山地埂發(fā)現(xiàn)了一把石斧,但在擦完鐵鍬上的土之后隨手扔了。適逢二爸爸回鄉(xiāng),我告訴了他。他很感興趣,說石斧是祖先留下的偉大遺產(chǎn),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jié)晶,讓我了解情況,尋找石斧。最終我找到了石斧以及一些殘骸陶片,他看后如獲珍寶,愛不釋手。他說到西北大學周年校慶時,他要帶去讓專家鑒定。后來我收到了他的信函,還有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樹漢先生的鑒定報告。

此次經(jīng)歷,點燃了我對家鄉(xiāng)文化遺存保護和宣傳的興趣與信心。我寫了《簸箕村發(fā)現(xiàn)齊家文化遺址》《諸葛枕的傳說》《秦安大地灣遺址保護大廳竣工》《大地灣里制陶人》等新聞、散文、報告文學,先后發(fā)表在《中國西部開發(fā)報》《甘肅日報》《新一代》等報刊。我隨時寄樣報讓他點評指導,取得很大進步,也提高了家鄉(xiāng)對外的知名度。

一次過春節(jié),二爸爸為群眾寫春聯(lián),“白雪含凍,紅梅報春”、“松梅竹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雪一家”等,我在一旁研墨、疊紙。他鼓勵我要大膽書寫,還說我爺爺和我父親過去寫字都很有名,我要向前輩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其實,二爸爸言傳身教,他每次寫給我的信不是小楷毛筆字就是鋼筆字,一筆一劃,圓潤工整,不失顏柳之規(guī)矩。至今我保存著80年代他寫的“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后甜”行書對聯(lián),筆法自然,意境深遠,觀書如見其人。

其中記憶最深刻的是對我《元豐氈匠走四方》一文的點評。二爸爸看到回信說:“把我?guī)У酵陼r代了,咱家每年秋后要搟氈一次。本村匠人是三兒爺?shù)母赣H我叫太爺,還有彎兒李家我舅家的氈匠們等來咱家搟氈的情景至今使我歷歷在目。新氈都留著各家娶新媳婦用,當然供老人選用后才行。我結(jié)婚也只是一片新白毛氈,就覺得不錯了。”

二爸爸寬宏大量,與人為善。80年代初,大隊里為我們家族召開地主富農(nóng)平反昭雪大會,隊里一些人和家里人都等著他到社員大會上講話,替全家人申冤抱不平。然而,那天他沒到會場,他說過去了的事,讓它過去吧,現(xiàn)在,政通人和,社會好了,要感恩黨的好政策。就此事,他一再吩咐家人,要與人為善,不能和有關(guān)人發(fā)生沖突。這樣化解了一場歷史留下的矛盾。

但那時的我還不成熟,沒有領(lǐng)會此種胸懷,直到有一次家里修新房時,我作了幾副對聯(lián),其中一副上聯(lián)為“世亂辟秦煙云浩劫成往事”,寫信讓二爸爸修改,他回信指導我不能有個人偏見,要言辭平實,積極向上。作文、經(jīng)商、為人亦如此。這次,我銘心刻骨,深感二爸爸的大度與寬容。

二爸爸是孝養(yǎng)父母、祀奉師長的踐行者。每給家里長輩寫信,他都是那樣的恭敬虔誠,字字方正,句句含淚,感人肺腑,暖人心窩。“在童年,我頑皮,不懂事,您是那樣的撫愛我!尤其到了上學階段,在縣上讀書時,全家的供給,特別是我親愛的二叔父和您的供給,更是全力以赴,得天獨厚,早晚推石磨,去做飯,勤送米面,五六年的時間,月月如此,您總以笑臉相迎,以淚眼相送,一直到蘭州、西安,直到走上了工作崗位。”這是1989年給我祖母信中的一段,讓我感動不已。

我愛戴二爸爸,聽父親及村里長輩說,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甘肅省政府代理秘書長、甘寧青考銓處長、中央考試院委員水梓先生曾為二爸爸寫中堂題詞鼓勵,中堂在“十年浩劫”中丟失,后發(fā)現(xiàn)存于村里一隊長家。我費盡周折想求回此中堂,珍存留念,但未能如愿,成為一大憾事。

我想念二爸爸,但隨著年紀的增大,他回故鄉(xiāng)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直到2009年,聽聞二爸爸駕鶴仙游,我心中悲痛,只能燒紙祈愿、遙祝。                          

如今,我保留著所有二爸爸的信件書法,年歲已多,紙張綿爛。為了永久保留,我常翻看復印件,將那珍貴的原件悉心珍藏。因為那信件,是我的大學,我的念想,我的財富。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