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做免费视频_免费AV无码网址_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_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首頁 > 文學 > 詩詞歌賦 > 正文

謝月琴:慈悲的救贖

慈悲的救贖

大乘佛法經(jīng)典《金剛經(jīng)》最后一語道破佛法真諦:“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是覺悟了的人,修行是修正自己對客觀世界宇宙萬物不正確的看法,也包括改正自己行為中的錯誤,因此修行主要要修心,讓心性符合倫理道德,讓慈悲修成大愛這便是修行。世上本無佛,也無眾生可度之,不著一切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王者相、無佛相”這才是修行的上乘境界。

一:無我相即破我執(zhí),一個人當沒有了自我意識,不執(zhí)著于我執(zhí)時方顯真性,清靜菩提心便日益顯現(xiàn)出來,縱觀人的生命也就短短幾十年,就是活上百歲也是彈指一揮間,春夏秋冬,歲月輪回,日出日落,真蒼海一粟,生命的短暫和脆弱和大自然相比,是那么微不足道,富貴貧窮,王公百姓皆是一樣,都是匆匆一過客而己,我執(zhí)越少和自然和諧,方顯真相,這便是“相由心生”的道理,世界本無我,我自方心造,破我執(zhí)我相是修行的第一步。

二:無眾生相,蕓蕓眾生皆是我佛,存在就是合理,不要隨意指責任何人,換位思考,如果我處他境,也許我不如他;眾生皆生命,惜之愛之,善緣惡緣皆是無緣,不著眾生相,慈悲為懷,方顯大愛無疆,任何的指責評價都是錯誤的,眼中不見他人錯,心中只有他人長,對于父母更是如此,站在欣賞的角度待人,我便成長,就是父母是垃圾也無妨,想想多少站在垃圾上成長的巨人們,只有這樣便是無眾生相。

三:無佛相,佛即正道,圣人之說,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精華的代名詞,目前以佛說事,以佛聚財,男盜女娼,貪官污吏,世風曰下,在這樣的情況下,佛沒有在寺廟,更不是僧道,佛就是那些為人民謀福利的人,君子愛財取有道的人,見人危難救人于水火的人,可能有人會問,我拜何佛,首拜父母,在平時生活中對父母言詞溫和,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將第一碗飯端給我們,那是愛;當父母年老后我們將第一碗飯端給父母是感恩是禮佛。我們持咒念經(jīng)只為攝散亂的心,因此禮敬所有美好的人和事,弘揚傳統(tǒng)倫理道德就是禮佛,只有無佛相才會視眾生為佛,這便是防止學佛學成精神病的方法。

四;無王者相,不著一切相,頂禮生活中的美好,視眾生平等,大愛善良慈悲才能讓你的心性和天地萬物和諧,這便是修行者福報大的原因所在。

最后將自己擺在合適的位置至關重要,在大自然界和宇宙中,君臣佐使,三綱五常,萬物的運動都有他的秩序和軌跡,不能混亂,陰陽五行,金木水火都有相生相克,智慧的人必須遵循“天道”,遵重“地道”還有“人倫”如果擺不正位置必然一切不順。和人相處也要放低自己,但要適可。過高不行,容易脫離眾生;過低也不行,容易產(chǎn)生悲觀消極心理;只有將自己擺放在合適的位置,時時自省,時時修正自我和調(diào)整自我,時時學習才會不落伍于社會,在行者心中,無狂妄心,更無貪念,山不言高聳入云天,地不言厚而載萬物,任何的輕狂驕傲都不可取,不管是什么教派,善是目標,子曰:“吾一曰三省吾身”,只有這樣,慈悲的救贖才會有益。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