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繡花圖
【天水】張春昌
母親走了,走得很匆忙,她帶走了我所有的記憶,唯獨留下的是幾幅繡花圖。
母親姓王,名月桂,1933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生,是秦安縣隴城鎮(zhèn)西關(guān)村王姓大戶人家的閨女。兄妹四人,母親排行老大。不知是否讀過書,但舅祖父的言傳身教及良好的家風(fēng)熏陶,讓她溫婉賢淑,通情達理。嫁與父親后,在我們70多口人的大家庭里,更是恪守婦道,和睦妯娌。她心靈手巧,擅長刺繡,傳為佳話。
說起母親,我?guī)缀鯖]有太多的印象,母親成了遙遠而空白的存在。只有她患病期間的情形讓我終生難忘,它如一把帶滿傷痕的刀劃過我的心口,而這,卻是我唯一記得母親的事。對于這段回憶,我早寫入《遠去的母親》一文,現(xiàn)在不愿再去寫,不愿隨文字哭泣而受盡折磨。我想苦難都已過去,面向未來,一切安好!
母親走了40多年了,能讓人想起她的唯獨是幾幅繡花圖。雖然她學(xué)繡花的過程,繡花圖案的繪制,以及有關(guān)的故事我全然不知,但書柜里的幾幅繡花圖確實是母親留下來的,聽說是母親去世后,在整理遺物時祖母拿回秦安老家的。祖母一直放在她的木箱子里,最后祖母走了,又整理出來,妻子夾在針線包里,我一直沒有在意。后來覺得母親已逝,這是她留在世間的唯一紀念,便珍藏了起來。
最近我想整理作品《故園小記》,總覺得寫母親的文章太少,心里不是滋味。幾次翻出繡花圖想動筆寫,又覺得記憶太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擱筆。又想通過熟知母親的親戚了解,但路途遙遠,難以實現(xiàn)。后來女兒為了不讓我留下缺憾,一度催促。女兒還講,在農(nóng)村上小學(xué)時,班上要辦“學(xué)習(xí)園地”,她不會畫畫,就把我母親的繡花圖偷出來,讓她哥哥用復(fù)印紙趴在炕上拓了一幅花,用彩筆染后,選入了“學(xué)習(xí)園地”受到師生的表揚。我才明白上面復(fù)印紙的痕跡是這么留下的。
母親的繡花圖有8張10組,紙是那種極綿極薄的,泛著淡淡的黃色,仿佛被歲月涂上了一層煙色,放在手掌,軟綿綿,輕飄飄,薄如蟬翼,不敢有絲毫的玩弄。每一筆勾畫,每一個線條,在煙黃的紙片上更加鮮亮,恰似黝黑的絲線鑲嵌、盛開。是啊,歲月染黃了畫紙,可稀釋不了墨色。細心品讀,才發(fā)現(xiàn)每一幅圖案,每一個物象都開滿吉祥,寫滿了母親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鶴鹿長春》畫圖為白鶴、梅花鹿、如意草,恬靜悠然,生動美好。在古代吉祥圖案中“鹿”與“祿”、“路”諧音,有“福祿壽”、“路路順利”之意。“鶴鹿長春”寓意健康長壽,永享天年?!而x鴦貴子》畫面為戲水的鴛鴦,并蒂的蓮花,象征著夫妻恩愛,并蒂同心,連生貴子。還有童子騎著猴子,手執(zhí)如意瓶,頑皮可愛;還有胖娃娃抱著大公雞,方圓開滿了各種鮮花;還有一個童子牽著一頭水牛在河邊吃草,給人春和景明,萬象更新之感。女兒說奶奶估計畫的是《十二生肖》,可能有的丟失了,這個不是沒有可能。除此,還有一些零碎的圖案,比如石榴樹上靈動的鳥,兒童舉起手欲抓鳥的樣子,充滿童趣,讓人回歸童年。還有些說不上名字,但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喜鵲寓意“出門見喜”,都給人以美的感受。這些圖畫篇幅不大,但每一張都構(gòu)思新穎,布局合理,畫面清新自然,尤其是細節(jié)的描繪筆筆傳神,像孩童的頭發(fā),鳥的羽毛,花的芯蕊,動物的眼睛,靈動鮮活,躍然紙上。這些圖案大多用來做枕頭、被褥、衣服、窗花、鞋墊等,刺繡其上,一是點綴,二是祝愿。記得在老家還有一個藏青布枕頭,一端是孩童和水牛的刺繡圖,一端是什么記不清了,可那做工、那色彩至今驚艷如初。我常想母親如果健在,她定會給我講這美好的畫圖,幸福悠長。
讀此畫圖,是讀母親的歲月,與母親心靈的對話。雖然她到了另一個世界,但她筆下的圖案都寓意吉祥,象征美好,給人無限的感動與啟示。我知道,母親在天堂定會微笑,就像夏日的荷花純凈、莊嚴!
這些圖畫將在我的心靈深處永遠盛開。因為,它是母親留在這個世上最好的禮物。
“翠柏蒼松繞福地,青山綠水護佳城”。母親啊,愿您在故鄉(xiāng)的山崗上永遠地安息,讓松林為您守護,讓河水為您歌唱,讓山風(fēng)為您祈福、送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