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四盤子即四樣菜:回鍋肉(或紅燒肉)、素燒丸子、燴粉條、燴豆腐。八大碗則是四盤子乘以二,每樣再加一碗。后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八大碗也有了更豐富的菜品,根據(jù)兩區(qū)五縣當?shù)氐纳盍晳T,八大碗在菜品上也略有不同。
雖說制作簡單,但它卻是天水地區(qū)農(nóng)村紅白喜事的宴菜,是招待親朋好友、答謝客人領導的酒席,在以前是吃不起的。
每逢紅白喜事,農(nóng)村人俗稱“過事情”,跟事情的人——即邀請來的客人分賓主坐定后,待酒過三巡后,便迫不及待地動起筷子,只見八個人八雙筷子先奔回鍋肉,再吃素丸子,其次燴粉條、燴豆腐,一會兒工夫,風卷殘云,個個吃得臉紅彤彤,嘴油津津,志得意滿。坐的人還未離席,身后早已站著等不及了的客人。這四樣菜做起來不分季節(jié),春夏秋冬四季任何時候皆可做,不受時令限制。
這先一天下午,上桌的并不是四盤子八大碗,因為這時候還沒有客人,偌大的桌子(過去是八仙桌,正四邊形桌面,雕漆,四襯,襯與桌面不足一尺,雕有吉祥圖案,現(xiàn)在或方或圓,或兩張條桌拼湊)上只放有一碟涼拌胡蘿卜、一瓶酒、八雙筷子、一包煙,招待的則是請來的干辦(讀pan,輕聲),即供席的。
八大碗的擺法很有講究:以席口為標,三排三行,上席面前為第一排,三碗,中間一碗為紅燒肉,左面一碗為素燒丸子,右面一碗為燴豆腐,第二排左右兩面皆為燴粉條,第三排左面一碗為燴豆腐,右面一碗為素燒丸子,中間一碗為紅燒肉。吃時,再在中間空處上一盤自家的蒸饃。據(jù)說這種擺法也符合八卦,因沒根據(jù),不敢妄言。
(來源:幸福天水原創(chuà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