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家?guī)O子,全職奶奶的“天倫之累”
制圖/武亞新
對于專職在家?guī)O女的奶奶陳友蘭來說,“天倫之樂”4個字,其實并不像表面所呈現(xiàn)出來的那樣和樂滿福,背后的苦和累,也只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盡管這些苦累都是甘愿的,但實實在在的操勞和付出,并不會因為“心甘情愿”而有分毫的減輕。
A幾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要起床,這對陳友蘭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
無邊無際的田野里,大雪像棉被一樣,蓋了厚厚的一層。陳友蘭趕著羊群,好像是朝著自家的方向在走。羊群卻忽然像雪一樣融化,沒入白皚皚的地上不見了蹤影。陳友蘭急了,四處尋找,越急越找不到,越找不到越急。忽然聽到一陣敲門聲,心慌慌地醒來的時候,意識到自己是在做夢。窗外天還沒亮,看看手機,時間是12月19日清晨6點50分。
是兒媳婦抱著孫女艾米在敲門。陳友蘭起身,打開臥室門,從兒媳手中接過孫女,開始了一天的辛勞。接近冬至,日子越來越短,幾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對于習(xí)慣了在冬天睡懶覺的陳友蘭來說,可算是不小的挑戰(zhàn)。
陳友蘭曾經(jīng)建議過兒媳,讓艾米晚上多玩一會,遲一點再睡覺,這樣早上也許會醒得遲一點。但兒媳告訴她,晚上8點至9點鐘,對于小孩子來說是最科學(xué)的入眠時間,再晚入睡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zhì)量,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育,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xí)慣。陳友蘭覺得也有道理,只好調(diào)整自己的作息規(guī)律來迎合孫女的作息時間。
陳友蘭把艾米塞進老伴的被窩,準備去煮粥,1歲3個月的孩子卻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大聲叫喊著,緊緊摟住奶奶的脖子不撒手。陳友蘭無奈,只好一手抱著艾米,一手淘米煮飯。20斤重的孩子,63歲的陳友蘭單手抱起,很有些吃力。
艾米則一如既往地對廚房里的一切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她光著腳丫蹲在操作臺上,一根小指頭東指西指,烏哩哇啦地發(fā)問。陳友蘭擔心孩子腳心受涼,要抱她出去,艾米卻用一只手牢牢地扒住廚房門框表示反抗。奶奶無計可施,只好把孩子重新放回操作臺面,然后把自己的一只手襯在孫女的腳底下,讓她蹲在手心里繼續(xù)玩。
十幾分鐘之后,艾米終于意興闌珊。陳友蘭把孩子抱回臥室,準備給她穿衣服,艾米卻不愿意換下身上的睡袋。各種勸說哄誘,然后陳友蘭自己洗漱,給孩子洗臉、洗手,自然又是一番斗智斗勇,等到一切都收拾停當,已經(jīng)快要8點半了。
喂飯是一天之中的重頭戲。盡管從艾米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兒媳就買來了兒童餐椅,但正在學(xué)走路的小孩子,哪里肯安安靜靜地坐在餐椅上吃飯呢。孩子滿房子亂跑,陳友蘭就端著小碗,滿房子追著喂飯,每多喂下去一口,對陳友蘭來說,都多一分安慰和舒心。
因為陳友蘭追在孩子身后喂飯的習(xí)慣,兒媳曾多次提出不滿:“媽,不要早早給孩子養(yǎng)成追著喂飯的習(xí)慣?,F(xiàn)在小,滿房子追,再大一些,你是不是要追到大馬路上去?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坐餐椅,不坐就不讓吃。”
每當這時,陳友蘭總是用沉默表示反抗:“他們一天上班不在家,哪知道帶孩子的難處?光知道說那些書上的理論,不坐就不讓吃,那孩子頓頓飯都不坐凳子,你還能頓頓飯都餓著她?”
“有沒有可能餓上一兩天之后孩子就懂了這個規(guī)則,愿意坐餐椅了呢?”
“餓上一兩天?那把娃娃餓瘦了怎么辦?這么小點的人,哪經(jīng)得住一兩天地餓著?”陳友蘭搖搖頭,連說帶哄,將一口小米粥喂進正在衛(wèi)生間里摳馬桶墊子的孫女口中。
B在帶孩子這件事兒上,陳友蘭還是更信任自己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
早餐持續(xù)了40分鐘。其間,陳友蘭老伴起床洗漱,收拾房子,吃早餐,然后出門買菜。陳友蘭則帶著艾米開始游戲。
對于陳友蘭來說,讀繪本算是最節(jié)省體力的游戲了。但惱火的是,為了從小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兒媳買的繪本大多數(shù)都是英文,這對連26個英文字母都不能準確發(fā)音的陳友蘭來說,簡直就是無從下口。
陳友蘭只好“看圖說話”:艾米的小手指到哪里,她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告訴孩子是什么。即便這樣,還會出現(xiàn)問題:“我跟孩子說,書上畫的是大象,剛好被兒媳婦聽到,說‘媽,那明明是海獅,怎么成了大象?’我又沒見過海獅,我怎么知道海獅是個啥樣子?”
當然,也少不了把袋鼠說成兔子,把河馬說成黃牛。為了避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每當兒媳拿出一冊新繪本時,陳友蘭總是先拿著書,一頁一頁地向兒媳請教問清楚了,才敢拿給艾米看。
“說是科學(xué),要提前培養(yǎng)孩子的英語語感。娃現(xiàn)在連中國話都不會說,怎么能先培養(yǎng)外國話呢?”對于兒媳強調(diào)的“科學(xué)育兒”理論,陳友蘭很是不認同,譬如多給孩子剃頭的事,就是她的一個缺憾。艾米剛出生時頭發(fā)又少又黃,一家人都說多剃幾次就會長好,可是兒媳認為,頭發(fā)長得不好是因為毛囊發(fā)育不完全,頻繁剃頭反而會傷害毛囊發(fā)育,因此堅決不給孩子剃頭。
“孩子從生下來到現(xiàn)在,就剃過一次胎毛。你看看,現(xiàn)在都15個月了,娃娃還是光頭。那剃頭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經(jīng)驗,還能說錯就錯嗎?”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已拉扯了兩個兒子一個孫子的陳友蘭,更信任自己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但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家庭矛盾,陳友蘭還是會盡量地理解并按照兒媳的標準去帶孩子:“畢竟他們讀的書多??茖W(xué)也好,經(jīng)驗也好,說到底,都是為了娃娃好?!?/p>
在翻過5本繪本,玩過各種玩具之后,大約10點左右,艾米開始不安靜起來。她鉆進奶奶懷里,尖叫,扭動。陳友蘭只能抱著艾米,從這間屋子走到那間屋子,抱不住了,就背一會兒;沒屋子可竄了,就放上音樂扭一扭。艾米對音樂格外的喜歡,一聽到音樂響起,就要奶奶抱起來跳舞,不跳到自己滿意,堅決不肯停下來。這對經(jīng)常腿疼的陳友蘭來說,倍感吃力。
“好多年輕人,以為我們急著抱孫子。但孫子不是那么好抱的。抱孫子有多累,只有真正抱過的人才知道。我們著急,還不是想趁著體力好的時候,能多幫一把是一把?!标愑烟m的大孫子今年5歲,她58歲的時候開始幫著大兒子帶孩子?!澳菚r候到底就要輕松得多,這才過了5年,就明顯吃力多了?!弊岅愑烟m發(fā)愁的是,艾米才1歲多,最近大兒媳婦又開始計劃生二胎,以自己現(xiàn)在的身體狀況,要再帶一個孫子,還不知道扛不扛得住。
“現(xiàn)在年輕人都上班,不幫著帶帶孩子確實沒辦法。像我至少還跟老伴兒在一起,兩個人也能相互替換。我有一位老姐妹,也是兩個孩子,大兒子在西寧,小姑娘在臨洮。結(jié)果兒子姑娘同時生孩子,老兩口就一個去了西寧,一個留在臨洮,都快3年了,一年也就見著三五次面。前兩天跟我打電話訴苦,說老兩口過了一輩子,老了老了,卻為了帶孫子,搞得好像是離了婚一樣。”陳友蘭嘆了口氣,不知道是感慨還是滿足。
C在經(jīng)歷了各式各樣的“花式被虐”之后,陳友蘭如釋重負
快11點鐘,陳友蘭的老伴買菜回來,便一頭鉆進廚房準備午飯。老伴因為性格的原因相對木訥寡言,再加上也不是很會帶孩子,艾米自然和奶奶更親近。既然帶不住孩子,“前半輩子根本就沒進過廚房”的老伴,自然就承包了所有的家務(wù)活,買菜做飯,刷鍋洗碗,洗衣拖地,樣樣都得“拿得起放得下”。
喂中午飯自然又是一場考驗體力和耐心的“戰(zhàn)斗”。吃過中午飯,留下老伴收拾杯碗碟筷,陳友蘭趕緊帶著艾米去做戶外運動。最近天氣越來越冷,每天只有中午這一會兒時間適合出門。
來到樓下的小區(qū)院子里,艾米一會兒要捉鳥,一會兒要攆狗,累得玩不動了,就像只八爪章魚一樣,纏在奶奶身上,小手左揮右揮,就指揮著陳友蘭東奔西跑。大約40分鐘后,艾米有些累了,偏著頭伏在奶奶肩膀上睡著了。
看看時間,剛過中午兩點。陳友蘭長長地松了一口氣,總算是又熬到了這個時候。每天兩點鐘左右,是艾米的午睡時間,陳友蘭抱著孫女回到家里,輕手輕腳地放到床上。老伴正在洗艾米一早上尿濕的兩條褲子。陳友蘭躺到孫女身邊,瞇著眼睛,幾乎立刻就響起鼾聲。
下午3點半左右,半睡半醒的陳友蘭被艾米的哭聲叫起。在發(fā)泄了十幾分鐘的起床氣,又喝完了整整一罐牛奶后,向來精力充沛的元氣小少女滿血復(fù)活,掏抽屜、翻柜子、爬書桌,陳友蘭亦步亦趨地跟在后面,既要收拾滿地翻箱倒柜的狼藉,又要時刻防著艾米不能被摔著、磕著,還得跟老伴商量著晚上做些啥好吃的:“到年底了,最近兒子媳婦的工作都很忙,辛苦得很,得要吃好點才行?!?/p>
在經(jīng)歷了各式各樣的“花式被虐”之后,終于熬到晚上6點半,兒媳下班回家。早已經(jīng)焦躁不安的艾米,在看到媽媽的那一刻立刻眉開眼笑,掙脫奶奶的懷抱向門口跑過去。陳友蘭如釋重負,揉一揉酸痛的肩膀,走進廚房去給正在做飯的老伴兒幫忙。
臨近晚上8點,一切終于收拾妥當,陳友蘭舒舒服服地躺到了床上。以前在臨洮老家,這個時間點兒正是陳友蘭的追劇時間,各個頻道上的電視劇,隨自己的喜好挑著看。自從來到蘭州帶孫女的這一年多,劇迷陳友蘭就很少再看電視了,每天晚上忙完,都是迫不及待地躺到床上,給自己捶捶腿,揉揉膝蓋,捏捏肩膀,躺著休息一會兒,基本上9點鐘左右就已經(jīng)睡覺了。
畢竟,一天13個小時左右的操勞強度,對于像她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應(yīng)該是超負荷的了。何況,誰知道已經(jīng)習(xí)慣了早睡早起的艾米,第二天早上會幾點鐘起床呢……
記者 趙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