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做免费视频_免费AV无码网址_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_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首頁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數(shù)字閱讀風潮之下,如何讓閱讀“深起來”?

2014年1月23日上午,鐵路青島站候車室內,玩手機的“低頭族”隨處可見。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戲、看電影,高科技將大多旅客變?yōu)槭謾C“低頭族”。中新社發(fā) 徐崇德 攝

近年來,以手機、電子書、網(wǎng)絡等電子終端為主要載體的“碎片化閱讀”頗受人們關注。“碎片化閱讀”的特點即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xù)續(xù)。隨著這種閱讀方式“普及率”越來越高,類似“碎片化閱讀導致人們缺少思考”、“淺閱讀盛行”等話題一再被提及。日前公布的《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第二章第十一條亦提出,要“加強數(shù)字化閱讀平臺建設”,這也引起了人們對數(shù)字閱讀的討論。在數(shù)字化風潮之下,閱讀的“深”與“淺”真的只能決然對立嗎?

數(shù)字閱讀風潮之下的“碎片化”

在全國很多的大城市,一個場景越來越不鮮見:地鐵里、公交上,許多人手里都捧著手機、電紙書或者平板電腦,或者在刷朋友圈、讀公號文章,或者刷微博、讀網(wǎng)絡小說,閱讀與旅途一樣,變得行色匆匆。

隨著數(shù)字閱讀的盛行, “移動文學”亦應運而生。顧名思義,就是使用手機客戶端進行創(chuàng)作,隨寫隨傳,在與網(wǎng)友的互動中進行修改。這股風隨即“刮”到出版界,一本本“豆瓣圖書”、“微博圖書”紛紛上市,內容大半是網(wǎng)絡紅人首先發(fā)表在網(wǎng)上的文章。

2015年4月份,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0%,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個百分點,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58.1%,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個百分點,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8.6%,較2013年的76.7%上升了1.9個百分點。

對于這份報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調查結果來看,數(shù)字化閱讀與傳統(tǒng)紙質閱讀算是平分秋色,但數(shù)字化閱讀略占上風且發(fā)展極為迅速。

2014年4月10日,已近午夜,位于北京美術館東街的三聯(lián)韜奮書店內燈火通明,顧客絡繹不絕,書店還為顧客提供了桌椅臺燈方便閱讀。這家已有20余年歷史的書店成為北京嘗試24小時開放的書店之一。中新社發(fā) 杜洋 攝

“指尖閱讀”與“埋首經典”的矛盾

其實,所謂“碎片化閱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是新生事物,傳統(tǒng)意義上的報紙和期刊閱讀,也可以歸入此類。徐升國說,碎片化閱讀,主要指的是對類似微博、手機這種短的內容,或者長的內容被拆散后,通過零碎時間進行閱讀的一種方式。此外,還包括網(wǎng)上的一些“百科”、“知道”等。

很長一段時間內,圖書都是閱讀所指的不二對象。數(shù)字化派生了“指尖閱讀”,對人們的閱讀時間、閱讀內容、閱讀形式均產生了較大沖擊,同時呈現(xiàn)出顯著的娛樂化、碎片化和社交化現(xiàn)象,使閱讀的定義逐漸重新改寫。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閱讀變得‘深’起來”成為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與“淺閱讀”相對,深度閱讀通常意味著對書籍、期刊等紙媒的閱讀,以及伴隨的深入思考等等。而碎片化閱讀趨勢不斷發(fā)展,不可避免的占用了人們原本用來埋首經典的時間。

但這二者真的決然對立嗎?在北京王府井書店,一位讀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那些碎片化的信息、文章確實擠占了不少閱讀時間,“這些東西也很難說有多少思想或深度,真的要提升人文內涵還是得回去讀經典。我認為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式就是將微博、微信這種東西轉化為讀經典的載體”。

2016年1月17日,閱讀愛好者在北京地鐵車廂里閱讀。當日,數(shù)十位閱讀愛好者帶著圖書,相約在北京地鐵車廂里“快閃”。半個小時里,他們專注于手中的圖書,以此倡導大眾重視閱讀。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淺閱讀”時代的“深思考”

近幾年,國家、社會對全民閱讀的重視顯而易見:“北京閱讀季”著重推廣閱讀,“倡導全民閱讀”三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就在2月底,《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公布,面向全社會征集建議。“碎片化閱讀”如何實現(xiàn)由淺到深的轉化,也成為人們的一個關注點。

在徐升國眼中,微信閱讀其實可以成為全民閱讀的有力推手。他分析了這類社交化閱讀的態(tài)勢:以自媒體的形式發(fā)布、讀者自傳播的方式流傳。只是,這個“推手”算不得完美,“它們在內容深度、系統(tǒng)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并不能完全取代深度的紙質閱讀”。

“我們可以順應讀者閱讀方式的變化,將‘深閱讀’與‘淺閱讀’有機結合,平衡發(fā)展,這才是我們當下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徐升國認為,關鍵在于,要研究如何使閱讀內容能以碎片化的方式,為讀者提供有價值有營養(yǎng)的內容,以適應城市節(jié)奏,“比如把一部長篇小說切分成數(shù)個部分,以‘碎片’的形式給大家閱讀,最終也是有效的閱讀內容”。

不過,胡野秋覺得,碎片化閱讀始終不可能完成真正的經典閱讀,“經典是一個整體,不可切割。只有用整體時間‘交換’整體內容。微信、微博等‘碎片化’工具不可能完成深度閱讀,最多只能起到對經典廣而告之的作用,卻無法替代經典閱讀本身”。

記者 上官云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