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震局啟動地震應急響應 目前有7人受傷
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測定,北京時間2016年03月12日11時14分28秒,在我省運城市鹽湖區(qū)(北緯35.00度,東經(jīng)110.90度)發(fā)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震中距鹽湖區(qū)城區(qū)10公里。
地震發(fā)生后,中國地震局、省政府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指示,山西省地震局迅速啟動四級地震應急響應,由副局長田勇帶隊的現(xiàn)場工作隊21人已趕赴震區(qū),開展流動監(jiān)測、震情調查等應急工作。
初判發(fā)震斷裂為運城盆地南緣的中條山北麓斷裂。有歷史記載及儀器記錄以來,震中周圍50km范圍內(nèi)共發(fā)生4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0-6.9級共2次,5.0-5.9級共5次,4.0-4.9級共3次,最大地震為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陸6.75級地震。
運城市鹽湖區(qū)震感強烈,臨猗、夏縣、臨汾市堯都區(qū)、侯馬市、古縣、曲沃有震感。截至12時14分,運城市鹽湖區(qū)龍居鎮(zhèn)有3人受傷,部分房屋受損。省地震局正在密切監(jiān)視震情,請大家保持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
小貼士:地震了我們該怎么辦
家中躲地震的原則
一、室內(nèi)避震條件好的,要首選室內(nèi)。若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nèi)跑出去。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間”的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點。如承重墻墻角、大冰箱旁邊、堅固的家具旁邊、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危急中也可以選擇桌子、床,在其旁邊抱頭屈膝,讓頭部低于床和桌子的高度,而且盡可能用枕頭、椅墊保護住頭部,這樣可以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體對人體的傷害,等主震后再逃生。千萬不能選擇在陽臺或靠近外墻的地方躲避,因為從地震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樓房最終都是外墻面垮塌,但主體留存。
二、尋找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如廚房、衛(wèi)生間這樣的小開間,但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此外,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一旦鉆進去后,肯定會喪失主動性,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
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nèi)。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除用手機聯(lián)系外,也可通過敲擊管道和暖氣片,或打開手電筒利用聲、光方式進行聯(lián)系。
最安全的空間排名:
第一名:廁所;
第二名:廚房;
第三名:承重墻的墻根下;
第四名:鐵制、實木床下。
最危險的空間排名:
第一名:客廳;
第二名:大臥室;
第三名:非承重墻下;
第四名:大衣柜和釘在墻上的櫥柜下。
汽車上躲地震的原則
地震時,待在車里最不安全。在車內(nèi)躲地震是較危險的做法,汽車的鋼板根本不足以承受高處跌落物體的任何一擊,很多人都是在車內(nèi)被活活壓死的,因此地震時如果在車里,相對安全的地方是:
車內(nèi)一側:感到地震要抓牢座位扶手,防止碰撞。其他乘客,要用雙手抱頭,躲在車體一側,等待停車躲避。
非十字路口處:將車靠路邊停下來,并打開雙閃應急燈。
空曠處:駕車迅速躲開高速公路、立交橋、電線桿、堤壩、隧道等地方。
兩車之間:若在交通擁堵的路段行駛,要馬上下車伏地于兩車之間的間隙。
辦公室躲地震的原則
地震來了,作為辦公族最關心的是,辦公室里哪兒最安全?
最安全的地方排名:
第一名:寫字樓電梯間周圍,因為這個地方全是由鋼筋混凝土灌注的。
第二名:辦公室里的柱子旁,這些柱子大多是承重的,材質好,承重力強。
第三名:衛(wèi)生間。
第四名:桌椅旁。
最危險的地方排名:
第一名:開闊的辦公場所。
第二名:非承重墻下。
學校躲地震的原則
躲到床下、桌子下是從日本學來的經(jīng)驗之一,但這必須要考慮到日本的現(xiàn)實情況——過去他們的房屋木結構居多,垮塌后的壓砸力不大。但我國的房屋大部分是水泥預制板結構,垮塌后壓砸力非常強。因此,專家建議,強震來臨時,正在教室上課的學生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課桌旁,待地震過后,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及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商場躲地震的原則
地震來時,或許你正在超市、商業(yè)街、商店里。此時最安全的地方是:商場里承重的柱子周圍、低矮沒有玻璃的貨柜下。最危險的地方是:戶外的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高大的廣告牌下,街燈下,物料堆放處。超市、商場里的玻璃柜臺,較為高大的貨架周圍,扶梯下面,吊燈、電扇等懸掛物下。
戶外別走過街天橋
較為完備的地震避難場所,無異于災難發(fā)生后的一劑“鎮(zhèn)靜劑”。目前,北京、上海、昆明、深圳等地都相繼建成多個城市應急避難場所。因此,我們應知道自家、工作單位、學校附近的應急避難場所的位置。兩位專家提醒:前往避難場所的途中,不走過街天橋,繞開高煙囪、水塔下;避開危險物,如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避開狹窄的街道、圍墻、雨篷下。途中應將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沒拿東西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做好自我防御。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