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后徐國文去教室背兒子回寢室休息
母子二人回寢室的路上
羅宇寫給母親的字條
羅宇在教室認真聽課
徐國文將兒子背出教室
四川新聞網(wǎng)宜賓3月7日訊 “慈祥的母親,婦女節(jié)快樂!母親您是我的驕傲……我一定會更加認真讀書學習,以后好好孝敬您!”婦女節(jié)前夕,宜賓市江安縣江安鎮(zhèn)南屏學校學生羅宇偷偷準備了一張寫給母親的字條,準備在節(jié)日當天念給母親聽,感激媽媽養(yǎng)育自己所付出的艱辛。
羅宇今年17歲,正在讀初二。今日上午,四川新聞網(wǎng)記者見到羅宇時,這是他上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由于長期患病,羅宇的雙肩、脊柱已嚴重變形,一直斜著肩膀坐著聽課寫筆記。
放學不久,幾近滿頭白發(fā)的媽媽徐國文走進教室,將羅宇背起往學校教師宿舍慢慢走去。雖然路程只有一兩百米,但對于已經(jīng)53歲的徐國文還是有些吃力,近10分鐘的行走中不時喘氣。
“我只是想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再苦再累都要讓他好好成長?!狈畔铝_宇后,徐國文出門往學校食堂走去,路上她對記者說。
學校里的臨時“家”
1張床、1張課桌、1盞臺燈、1張椅子,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成了她們在學校里臨時的“家”。徐國文和兒子一起住的地方,是學校免費給母子二人提供的教師宿舍。學校食堂還免費為母子倆提供一日三餐,在照顧兒子之余,徐國文會到食堂幫工。周末、節(jié)假日回家務(wù)農(nóng),以維持生計。
徐國文說,每天早上6點多,她就得起床到學校食堂端回早飯,再將兒子扶起床,幫他穿好衣服鞋襪,洗漱后抓緊吃完早飯,隨后背著兒子去教室。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徐國文每天會往返“家”與教室之間6趟。
雖然只是一個臨時的“家”,母子倆還是很滿足,而羅宇更是用刻苦學習來回報。
羅宇的班主任胡曉瓊介紹,羅宇性格比較內(nèi)向,學校也曾經(jīng)建議他轉(zhuǎn)到特殊教育學校,羅宇堅持說自己雖然肢體不便,但自己可以克服困難。“他學習上特別努力刻苦,成績在班上靠前?!?/p>
十年背子陪讀 只有一周“病假”缺席
羅宇出生在一個農(nóng)村家庭,他的殘疾還得回到2004年。那時他才6歲,跟隨打工的父母在廣東時摔了一跤,石子鉆進右腳膝蓋,鮮血直流。當時家里缺錢,父母就把孩子送去簡單的治療了一下。后來,羅宇病情加重,家人雖然四處求醫(yī),但他卻再也無法獨自行走。
2006年,眼見著小伙伴們都開始上學了,在羅宇的嚷嚷下,徐國文還是把孩子送進了校園。從此開始了她的背子陪讀生活,這一背,就是十年。
羅宇讀小學的時候,徐國文每天要背4趟往返于學校和家,陡峭的山路走下來,每趟得半個小時。上午把孩子背到學校,徐國文還要挑菜到江安縣城去賣,下午把孩子送到學校,又趕緊到地里種菜。
十年里,徐國文堅持背著兒子上學,無論風吹雨打、嚴寒酷暑,除了在小學五年級時孩子因為生病耽擱1周,母子倆沒有落下一節(jié)課。
感恩字條 婦女節(jié)獻給媽媽的特殊禮物
“母親就是我的雙腿,沒有母親不離不棄的陪伴,我根本讀不了書?!眿D女節(jié)快到了,羅宇特意為母親寫下一張字條,準備在婦女節(jié)當天念給母親聽,感激母親對他的養(yǎng)育之恩。
十年間,徐國文母子的故事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母子倆也得到了當?shù)卣?、社會各界的關(guān)心和幫助。村干部和黨員義務(wù)為她家修理院壩,修通一條便民路;民政部門辦理了低保;學校減免所有學雜費用,免費提供食宿條件……
徐國文說,自己做的只是一個母親應(yīng)盡的責任,政府和社會的關(guān)愛更加堅定了自己和兒子的信心。“接下來將會陪著兒子一直把書讀下去,希望兒子將來能自食其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p> 正文已結(jié)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