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展示榮譽證書 記者 金奉乾攝
據(jù)西部商報報道(首席記者 金奉乾 實習生 姚淑慧)這個冬天因為愛心善舉使得京隴兩地充滿溫暖,43歲的劉志剛是一個普通人,卻用平凡的善舉讓一位危重患者重獲生命希望。12月17日,他在北京成功為一位60歲白血病患者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據(jù)了解,劉志剛是我省第2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全國第535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昨日上午,甘肅省紅十字會、甘肅省衛(wèi)生計生委舉行我省第2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座談會,劉志剛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作為志愿者、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多年來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他人生命的心路歷程。在座談會上,甘肅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李玉堂等領導先后為劉志剛頒發(fā)了甘肅省紅十字會博愛金獎紀念章、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并對劉志剛的家人及單位表示感謝。
今年43歲的劉志剛,早在上大學期間,就熱衷于公益事業(yè),在校學習期間就成為一名志愿者,先后2次參加無償獻血,參加工作后他一如既往地關心公益事業(yè),當?shù)弥璜I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生命,及許多白血病患者因為找不到合適配型無法得到及時治療的消息時,劉志剛經(jīng)過慎重考慮,于2013年6月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
2015年8月,當劉志剛得知他與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吻合后,他將這一消息告訴給了妻子。起初,妻子還以為他只是去獻血,沒有太在意。當?shù)弥璜I骨髓時,妻子擔心捐獻造血干細胞會影響身體和工作生活,但想到那位素不相識、遭受病痛折磨的白血病患者時,劉志剛多次給妻子講相關知識,做妻子的思想工作。最終,征得家人同意后毅然作出捐獻的決定。
赴北京捐獻造血干細胞是一次奉獻愛心之旅,12月11日,劉志剛在金昌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下趕赴北京,12月17日在北京成功為一位6旬白血病患者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正如他自己所說:“只是一伸手,就可以使一個人免于死亡、一個家庭免于破碎。雖然配型成功只是十萬分之一的概率,對于生命來說卻意義重大。畢竟鮮血可以再生,生命不能重來”。他還對媒體記者說:“如果所有人都勇于捐獻造血干細胞,就可以挽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人人奉獻愛心,社會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記者從甘肅省紅十字會獲悉,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甘肅省分庫自2003年建庫以來,已有入庫志愿者資料3萬余份,至今實現(xiàn)捐獻22例。省紅十字會同時呼吁更多愛心人士及社會群體加入到捐獻志愿者行列,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開啟生命希望之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