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娟從教15年來,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董老師對教育教學總是以心動心,以心育心,以心聚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她不怕困難,勇于攀登,在過程中豐富自己,體現(xiàn)價值,讓青春和生命在崗位上發(fā)熱發(fā)光,是一位讓學生愛戴、領(lǐng)導放心、家長稱贊的好老師。
滿腔熱忱 以心育心
教師是愛的職業(yè),從事的是愛的教育。一個教師,只有下定決心,要用無私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家長的放心。
董秀娟剛參加工作,就接任了一年級班主任。初次當班主任,要說經(jīng)驗?zāi)潜闶莻€零。她認為勤能補拙。她總是第一個到校,看看學生是否到齊,查查學生的作業(yè)是否完成;她對班規(guī)班約時時處處講,在不斷強化中教育學生;她虛心聽取一些治班有方的教師的建議、經(jīng)驗,仿效于自己;她既要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要看學生的思想表現(xiàn);她能及時記錄撰寫班主任心得。她帶領(lǐng)大家一起讀書、學習,課外和學生一起游戲、談話;衛(wèi)生和學生一起搞;在生活上,她更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每個學生,時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學生生病、受傷,她都是第一現(xiàn)場趕到、精心護理和及時送去就醫(yī);一起經(jīng)受嚴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樂。由于她扎實工作,付出了總會有回報,第一次當班主任,竟然在年度評比中,獲得校級“優(yōu)秀班主任”,班級成為優(yōu)秀班集體。有了做這一次班主任的經(jīng)驗,做班主任就更得心應(yīng)手了。
愛灑童心 以心動心
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教師對學生的愛更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涵在為所有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董老師多年來始終以一顆慈母般的心和崇高的責任感關(guān)心、愛護、引導每位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品格。無論是班里的好學生,還是貧困生,她都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從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她從沒有體罰過學生,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能心平氣和,對癥下藥。班上農(nóng)村進城務(wù)工、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十來個,在她細致、耐心地工作下,他們都能自強、愉快地在這個和諧的班級大家庭中生活、學習。
她教過這樣一個學生,他叫小劉,父母離異,他性格古怪,成績極差。她為了解他,幫助他,她去他家家訪。那次家訪后,她才知道他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于是,她特別注意親近他,關(guān)心他,有空就和他聊幾句,盡力幫助他學習。上課時,她有意識地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并用信任的目光注視他。還把班上學習最好的學生分在他的學習小組里,幫助他學習。他的作業(yè),董老師全部面批面改,耐心輔導,不管他做錯多少,只要訂正對了,她就在他的作業(yè)本上寫個“優(yōu)”字。小劉同學早上常常餓著肚子來上課,她便經(jīng)常為他準備早餐;他的衣服拉鏈壞了,她拿到裁縫鋪給他換上,洗干凈帶給他;父母沒有給他過生日,在他生日時,董老師為他送去香甜的蛋糕……小劉現(xiàn)在上高中,每逢教師節(jié),他都給董老師打電話表示祝福。
小劉同學的進步使董老師認識到:作為一個教師,要像母親愛孩子一樣,關(guān)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特殊生。董老師班的特殊生,她都安排在第一排,對他們優(yōu)先提問、優(yōu)先輔導、優(yōu)先板演、優(yōu)先面批,在孩子和家長的心目中,董老師是一個一視同仁的老師。對留守兒童,經(jīng)常家訪,讓這些孩子感受到媽媽般的溫暖;董老師對待家長就像對待朋友,她能換位思考,因為她也是一位家長。許多家長和她的關(guān)系,即使不帶他們的孩子了,也如同親人一樣。董老師帶新班,就有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我班就讀,能得到如此殊榮,也足以讓董老師幸福。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行勝于言 以心聚心
俗話說得好:“說千言道萬語,不如做個好樣子。”二十六年來,董老師始終用“以身立教”的奉獻精神,“言行一致”的表率去感化學生,影響學生,使自己真正成為小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董老師善于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學生早讀,她一起讀;學生做操,她領(lǐng)操;在課堂上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在運動場上,為運動員吶喊助威;在文藝表演時,她又和孩子們同臺演唱。她還能依法治班,制定班規(guī)班約,實行“值周班長制”,使每位學生得到了鍛煉,享受了參與管理的樂趣。她慎重召開每一次家長會,煽情地發(fā)表開學第一次班會演講,科學地排好學生的座位。家訪仍是她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傳統(tǒng)方式。因此,她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無論學校交給什么樣的任務(wù)都能出色地完成,為全校的師生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董老師十分注重每次主題班會與隊會的實效性,圍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美德、安全、心理健康、環(huán)保”教育等為主題,鼓勵學生進一步樹立“我能行”的成功理念,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使每次活動都讓學生得到一次思想和靈魂的洗禮,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導以后的言行。她班每周定期舉行跟教學有關(guān)的活動。如:周一的“快樂讀書”活動,讀名篇,記筆記,寫心得 ;周五的讀書交流展示活動,講故事,說心得,誦經(jīng)典,評習作;每四周讓學生辦一期與學校少先大隊主題相吻合手抄小報;并且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心得體會以及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獲獎情況等記錄下來裝入“個人成長記錄袋”。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優(yōu)化班級文化環(huán)境,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學無止境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是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學是與“改革合拍”。 董老師說:“我愛我選擇的職業(yè),為了執(zhí)著的追求,我愿多做一些奉獻,只有這樣,我才感到不負自己,不負孩子。
多年的教學生活,董老師付出了許多,她的學生這樣評價:“她,和藹可親;她,知識淵博;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語文老師;她,就是我們可愛又可敬的知心老師──董秀娟老師!上董老師的課,每次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那么有趣。有一次,我們在上古詩時,我馬上舉手發(fā)表了我的看法,董老師見狀,立刻點撥了一下我們的思維,頓時就有很多同學思維的火花被點燃,大家開始踴躍發(fā)言。董老師也盡可能的多讓同學發(fā)言,同時不論我們說得怎么樣,都給予肯定和鼓勵,讓我們更有自信,也碰撞了更多智慧的火花,讓我們的思維都舞動起來了!她在聽我們發(fā)言的時候,還把同學的發(fā)言細心地一一記錄在語文書上!不知不覺,到下課時間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 董老師還是一位“慈師”,她每天都要求我們“讀書半小時”,推薦了很多好書給我們看,教給我們怎樣寫摘錄筆記,怎樣寫讀書感悟,定期召開“讀書交流會”,讓我們每個同學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書蟲”,遨游在“書海”里!理所當然,我們班的寫作能力也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一些同學的作品也登上了報紙、刊物,現(xiàn)在我們班上到處都是才子、才女,很多都是提筆就來的“大師”呢!”。同事說:“董老師是一位充滿激情的工作和生活的人。能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發(fā)現(xiàn)個性不同的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而歡欣鼓舞,為學生的失誤不足而扼腕嘆息”;董老師是一位好學不輟、學識淵博的典范。她不僅僅讀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而且結(jié)合教育教學實際,閱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和操作性比較強的教研論文,還要閱讀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內(nèi)在修養(yǎng)的圖書,董老師是一名課堂教學的行家,對教材駕輕就熟,對學情爛熟于心,她會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她會做到“七要四不講”:教材要讓學生讀、問題要讓學生提、過程要讓學生說、規(guī)律要讓學生找、實驗要讓學生做、檢測要讓學生編、結(jié)論要讓學生下;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能弄懂的不講、學生經(jīng)過小組合作能弄清楚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在他的課堂上,學生是主角,老師不過是導演而已;楊老師是一名筆耕不輟,勤于反思,善于總結(jié)研究型的教師。她在工作中體現(xiàn)出的“事業(yè)心、責任心、進取心”,在我們教師中形成了一種無聲的榜樣示范作用,并以突出的工作表現(xiàn)不斷在教學崗位上迸發(fā)激情與活力,完善職業(yè)理想與職業(yè)道德,追求專業(yè)提升與發(fā)展,她得到領(lǐng)導、同行、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而董老師自己說:“我愛孩子,更愛偉大的教育事業(yè),我最愛做的事就是和孩子們在一起,教書育人,是我的天職,面對新世紀、新形勢、新機遇,我會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職,勇挑重擔,大膽創(chuàng)新,以自己美好的心靈塑造兒童的精神世界,用愛撐起一片幸福的“心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