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正文前:
音速比光速慢,但聲音比畫面誠實。耳朵,識聲響、辨方位,對聲音中的情感表達尤為敏銳,《騷大人的耳朵》首期上線,不敢影響你的判斷,只是盡可能提供另一種聲音識別方案,讀懂另一些隱藏的表達。
月初,18歲的竇靖童在理想音樂節(jié)完成了她的內地首秀,一些人關注著她演唱的6首歌,掂量著她的音樂水準和應有的樂壇地位,一些人把目光投射到王菲和李亞鵬誰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誓要把八卦注入這場原本簡單的亮相。焦點太多,讓人很難旁顧幾天之后的10月6日,這天,竇靖童生父竇唯的新專輯《天真君公》悄然上市了。
竇唯近些年的專輯封面古樸,最近上市的《天真君公》更是簡單。
這是竇唯的行事方式,很低調,也很突然,唯一的廣告發(fā)在他的豆瓣音樂人頁面,就連這個廣告,也像是例行公事,只是告知專輯的售賣方式,貼出了鏈接。理想、情懷,一概沒有,專輯簡介、周邊物料,通通欠奉。
從1994年首張以個人名義發(fā)行的專輯《黑夢》算起,竇唯21年間總共推出了25張創(chuàng)作專輯(不完全統(tǒng)計),對于竇唯,發(fā)專輯這件事太平常了,平常到沒必要大書特書。和與他同時期出道的、如今在樂壇上只聞其名不聞其聲的大佬們不一樣,竇唯沒停過創(chuàng)作,一年一張,二十年不斷,放在國內外都算高產。如果關注了他這些年的作品,再看到他的禿頂、發(fā)福、不刮胡子和坐地鐵,也許就不會說他“頹廢”了,大家可能會評價他“有味道”,也有可能是“帥大叔”、“吊炸天”。
七首作品,《主義第一》、《彌疑第二》、《尋常第三》、《所憂第四》、《東海第五》、《音辭第六》、《不可第七》,和竇唯這些年的專輯名稱一樣,一眼看不出個所以然。
用聽呢?也很難生出共鳴。8月份,竇唯在東海音樂節(jié)首唱《天真君公》,抱著必high之心來的人多數失望了,心存尊重的人,選擇默默退場,脾氣大的高喊“竇唯下去”、“換一首”,竇唯也不說話,唱完了整張專輯,入場和退場時,他都鞠深躬15秒。像是在說,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竇唯是怎么一步步把他的音樂變得接了仙氣兒丟了人氣,大概是這么個邏輯。
1994年的《黑夢》,竇唯用這張至今被奉為經典的搖滾專輯與舊時身份作別。
95年的《艷陽天》、98年的《山河水》,竇唯已經趨于用古典和現(xiàn)代民樂的方式表達,但這時的竇唯還愿意用精致的歌詞向聽眾隔空傳遞他的想法。
2000年《雨吁》是一個巨大的轉折,想說的話都表達完了,他開始用隨機堆疊的字詞構成歌詞,像當年達達主義的作家所嘗試的那樣。如果說從前的竇唯還在唱歌,這時已經像是在唱詩或唱經。
從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表達思想,到僅用中文音韻的咿呀喃喃構建了全新的音樂語匯,竇唯這一路進化,從現(xiàn)代人進化成了古人,從成人變成了嬰兒,從人變成了仙人,再從大眾寵兒變成了棄兒。
竇唯的演化,順著他這些年開的炮、說的話理一理,其實不難理解。
他討厭那些混日子的搖滾音樂人用搖滾標榜自己,所以抄起了從小耳濡目染的竹笛、塤,用最熟悉的民樂取代吉他、貝斯、爵士鼓;討厭填詞的生硬和虛情假意,就有了淡化歌詞,甚至放棄人聲的純音樂;厭倦了精細的編曲、配器,于是有了行云流水的即興旋律。不羈、不群、不妥協(xié),構建了現(xiàn)在的竇唯和他的音樂。
要該怎么聽竇唯呢,我想起了大學時學習《美學概論》時老師灌輸的第一個概念,讓你覺得舒服的、愉悅的,就是美。不妨先放下追問的心態(tài),去純粹的感受它,竇唯多數靜謐的、旋律突出的創(chuàng)作都能讓人覺得好聽,這并不容易,回想一下你聽過的專輯,能稱之為好聽的有多少。
如果還想聽出些門道,喜歡竇唯音色的,請去感受他的嗓音和唱念方式,從《高級動物》到《主義第一》,竇唯的聲音添了多少滄桑,他用怎樣的方式淺吟低唱。對器樂感興趣的,去聽民樂與合成器、人聲的關系,它們的結合是否和諧。對旋律有興趣的,去感受即興的旋律有沒有愈發(fā)的從容,是否和打底的伴奏相輔相成。
當然,這些年并不缺少無條件喜歡著竇唯的人,對他們而言,聽不聽得懂不重要,有沒有意義也不重要,他們喜歡的竇唯不趨利、不流俗,多數專輯能讓他們聽得下去,甚至覺得好聽,這就夠了。
除了在音樂風格上的轉變,竇唯還在做著漢語音律的探索,從《口音》、《殃金咒》到《天真君公》,這種探索愈發(fā)明顯?!短煺婢坊颈A袅藵h字原本的讀音,削弱民樂的比重,把經過處理、多重音色的人聲與合成器相融,把人聲變成樂器的一種,這與吵雜的、粗線條的、吉他和人聲都重度失真的《殃金咒》是人聲運用的兩個極端。竇唯在這些年的高產出之下,還能一路求新求變,保持著對音樂的本心,這實在不易。
《天真君公》中有很多好玩的聲音采樣,這是竇唯的一貫作風,但這次的更加有趣?!吨髁x第一》的開場,據說收錄的是《甄嬛傳》的音軌,一陣腳步過后,一個男聲喚了句“皇上”,接著女聲說:“臣妾聽說沈貴人溺水忙趕了過來”,《彌疑第二》中,收錄了古代衙門升堂時用木棍擊地的聲音、下人回應的聲音,還有拖長音的“退堂”聲,據說這來自電影《林則徐》。
這難不成是個穿越的故事?竇唯也喜歡看宮斗嗎?他采用這些聲音是要表達什么?
專輯第六支曲子《音辭第六》中,有一段清晰的念白:“天真君公實無意音辭,上君只需聞言韻和音入樂耳是也,不必強究其意,致若錯亂煩頂,實荒唐失智之至,在下施禮,并語祝吉安!”大意是說,“沒什么意思,你聽音樂就是了,別亂猜,免得煩,還顯得你蠢,謝過,祝好!”創(chuàng)作方式這么任性,還不讓你猜,而且從來都是如此,就像他在2011的專輯《口音》中已經強調過的,“意在其音,不拘其意,音傳所感,各悟明暗”。
那你就別試圖去聽懂竇唯,也沒這個必要,聽或者不聽,你只要認真選一個就好了。
騷大人代表作——
《貴圈:一場演出背后的九九八十一難》
《貴圈:不再五毛錢!國產片特效現(xiàn)狀調查》
《貴圈:揭秘部隊文工團生存現(xiàn)狀》
《封面人物 郎朗:一個中國琴童的世界級成功》
《黃金檔:一劇四星末期:發(fā)行也瘋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