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做免费视频_免费AV无码网址_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_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首頁 > 娛樂 > 明星 > 正文

白巖松:總是有種預感,我不會在央視退休

京華時報9月17日訊 昨天,白巖松攜手新書《白說》在首都圖書館與讀者舉行見面會。這是繼《幸福了嗎》后,白巖松推出的又一本新書。在“后記”里,白巖松說,它“很像自傳”,因為“它比紙上的履歷更真實地記錄了我自己在內心里走過的路”。在發(fā)布會前的一個小時,白巖松擠出時間接受了京華時報的專訪。訪談的內容圍繞“新書”、“離職”、“東西聯(lián)大”等關鍵詞展開,盡管白巖松對“央視名人離職”這樣的話題沒什么興趣,但他表示,“總是有種預感,我不會在央視退休”。他祝福所有走的人,也祝福所有留下的。

關于新書

下一本書名兒 定有“自由”二字

白巖松曾打算以10年為一個節(jié)點,出一本新書。而這一次的《白說》相隔《幸福了嗎》只有5年時間。對此,他開玩笑說,“因為現(xiàn)在頭發(fā)白得像50歲了”。在白巖松看來,出書是對自己一段時間內心路歷程的總結,“出完一本就把它甩掉,繼續(xù)往前走,可能5年后還會出一本”。而下一本書的名字里,他說一定會出現(xiàn)“自由”二字。

從《痛并快樂著》到《幸福了嗎》,再到《白說》,這三本書讓讀者看到了一個男人在15年時間里的變化。相比前兩部作品,白巖松認為,這次的《白說》有點不太一樣,他把這個時代的發(fā)展嵌在里邊了,“這本書更多的是著急,期待一個更好的國家,期待一個更好的人生格局和一個更好的你”。

《白說》的主體是近年白巖松在大學、劇場、機構等地講座的內容,他在整理的過程中又新加了“讀后感”,“盡管每篇只有幾百字,但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肯定會發(fā)現(xiàn)節(jié)奏感”。在該書的后記里,白巖松自問自答,“這是一本演講集嗎?可能很多人問。我要回答:不是”。他更愿意將其視為一本“自傳”,因為“它比紙上的履歷更真實地記錄了我自己在內心里走過的路”。

關于“離職”

祝福所有走的人 也祝福所有留下的人

近期郎永淳、張泉靈 等人的離職,則再一次引發(fā)了大家的討論。不過央視名人離職的事兒不是發(fā)生在最近,其實一直陸續(xù)有人走。在《白說》里,曾有學生問白巖松:“你去哪兒不是白巖松,為什么要留在央視?”他的回答是“守土有責,在央視可能會比去互聯(lián)網(wǎng)更好”。

白巖松學新聞出身,對新聞存有情結?!耙婚_始我就知道自己是做新聞的,我相信新聞有助于這個社會一天比一天好。”盡管會遭遇“老白,你們臺能干的人全走了,你怎么還沒走”,這時候白巖松經(jīng)常會反問對方,“如果沒想改行,你說我離開央視還可以去哪兒,可能對方會回答‘去互聯(lián)網(wǎng)’,可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幾乎全是編輯新聞,很少能夠采制,而且大部分也不愿意做新聞,這里風險太高,又不賺錢”。白巖松善于把問題具體化,這樣一來,很多答案就清晰了。

對于“離職”的態(tài)度,白巖松“祝福所有走的人,也祝福所有留下的人”。不過他自己“總是有種預感,我不會在央視退休”。未來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現(xiàn)在我信誓旦旦地說‘堅守’,好像你也不會信。所以走一步再往下看,‘守土有責’是做好一個新聞人該做的事情?!?/p>

在白巖松看來,越是大家都在“動”的時候,“靜”越能顯現(xiàn)出價值,“只要你不愿意被裹挾,就能靜下來。但也不要一邊被裹挾一邊還怨時代,起碼自己要承擔一半責任吧”。但是他也認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哪個時代都是如此,為了未來或是工資?一切都很正常。我祝福所有走的人,也祝福所有留下的人”。

關于《清明上河圖》

排隊看展很正常 沒人氣才是最嚇人的

最近大家在持續(xù)曬《清明上河圖》的觀展“辛酸史”,從目前觀眾的熱情來看,想一睹《清明上河圖》真容還不是那么容易,至少要做好排5小時長隊的準備。于是,開始出現(xiàn)了各種吐槽,聽得最多的一種說辭是“不看遺憾,看了添堵”。

不過,進過不少博物館的白巖松認為,“這種情況在哪兒都一樣,走到全世界哪兒都一樣,去到盧浮宮,在《蒙娜麗莎》《自由引導人民》等作品前,看不了兩眼就被人流擠走了。在這樣的名作面前,不能抱著一種可以在那兒靜靜欣賞的心態(tài),那得有什么樣的條件?《清明上河圖》一生中有機會見一眼都不易”。

白巖松說,排隊看展的這種現(xiàn)象非常好,這個時候說明“人們認為名畫還是有相逢的意義,這是一種很正向的東西”。在他看來,10年才能一件的鎮(zhèn)館之寶公開展出不排隊,那才是怪事,“如果《清明上河圖》在武英殿展著,然后游客愛搭不理的,偶爾有人過來瞧一眼,天哪,那簡直就是太嚇人了!排隊的人這么多,而且?guī)缀跖挪簧线€有人在那兒排,我認為是好事,不是壞事”。北京因一個展覽這么熱鬧還真是頭一次,白巖松覺得一座城市“需要一些有趣的雜亂無章”。

關于教育

學校有沒有墻不重要 但思維的墻必須拆掉

在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的一間老辦公室里,白巖松經(jīng)常和東西聯(lián)大的學生們圍桌而坐。他每個月會給學生上一天課,上課的時候不能遲到,也不準玩手機;課后則會請大家一起共進晚餐,“那會兒就沒那么拘束了”。白巖松說,“把四座學校五個專業(yè)的孩子聚在一起,那就是他們人生的巨大的財富”。

東西聯(lián)大是白巖松的“新聞私塾”,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研一的學生中找“苗子”,每月一課,學制兩年。東西聯(lián)大已經(jīng)畢業(yè)了兩期,22個學生走向了社會,現(xiàn)在在讀的是第三期“一共11個學生,今后每一期都是11個,因為我是按照一直帶到70歲這樣的一個節(jié)奏去做的”。讓他欣慰的是,“大部分畢業(yè)生還在新聞的主戰(zhàn)場”。

白巖松本身是這幾所學校碩士研究生導師,但他自稱“是志愿者”,“其實他們在學校有各自的導師,也有教學大綱,我只是給他提供附加的教育”。但這種附加教育非常嚴格,他要求學生每月讀3本指定的書,每本寫350字的書評。白巖松認為,這種文字訓練,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

白巖松欽慕輝煌的西南聯(lián)大,便給它起名“東西聯(lián)大”,也是致敬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這所出人才的高等學府。在他看來,西南聯(lián)大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座高峰 ,“大師們就在茶館里講課,和學生們一起喝茶,當時學校的那種多元、包容、開放是西南聯(lián)大成功的重要原因”。白巖松認為,“一個校園一定要有某種無形的開放,有沒有墻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思維的墻必須要拆掉”。

白巖松訪談“語錄”

◎我不開微信,我不想在這個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到了我這個歲數(shù)了,不需要那么多心靈雞湯。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負面的信息,因為我知道,微信上有價值的東西它一定會來到我面前,而我不用每天付出兩三個小時在上面流連。

◎職業(yè)中,我沒有體會到真正的幸福。因為做新聞的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幸福,你面對的是一種責任和面對歷史的某種東西。真正給我幸福感的是踢球、喝茶、看書、發(fā)呆、喝酒、聽音樂。

◎家庭是最重要的,事業(yè)有可能你開除他、他開除你。但在家里,你會開除你媽嗎?你媽倒是有可能開除你。

◎有的書當你很年輕的時候就把它讀了,以為是“讀過了”,其實是“錯過了”。不要因為一本書的主題或表達方式很陌生,就去厭惡它。需要厭惡的只是那些真正水準很低的書。我們讀所有的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

◎我也缺錢,但我坦然,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很多錢,所以我不著急;我確信自己一輩子有掙錢的能力,所以我不著急這兩年就把錢掙了。另外,對我來說最看重的是如何把錢花好,讓自己和家人和生命能夠有更好的一種提升。

◎我們這一代人,包括比我們小的一代人,幾乎沒想過會讓孩子養(yǎng)老,想的都是在福利院里打麻將。由打麻將變成斗地主,然后下象棋,最后一個人弄弄十字繡,如果剩下的那個是你的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