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做免费视频_免费AV无码网址_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_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首頁 > 歷史 > 鉤沉 > 正文

試論華夏趙姓文化的淵源與發(fā)展

核心提示: 在中華民族的悠久長河中,在中華英雄人物的歷史畫卷中,華夏趙氏譜寫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輝煌業(yè)績,也贏得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榮耀。戰(zhàn)國兩雄秦與趙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改革和統(tǒng)一的強大活力,兩宋在戰(zhàn)爭與媾和中尋找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另一種契機;榮耀千古的華夏趙姓名人照亮了中國歷史燦爛的星空,博大精深的華夏趙姓文化處處閃耀著高尚人格的輝煌魅力。趙姓是《百家姓》第一姓,追根溯源、尋根問祖羲皇故里天水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華夏趙姓確實源自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天水毫無疑問是馳名世界的華夏趙姓郡望。不斷加強華夏趙姓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推動天水旅游文化事業(yè)

試論華夏趙姓文化的淵源與發(fā)展

 

趙居平

 

摘要:在中華民族的悠久長河中,在中華英雄人物的歷史畫卷中,華夏趙氏譜寫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輝煌業(yè)績,也贏得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榮耀。戰(zhàn)國兩雄秦與趙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改革和統(tǒng)一的強大活力,兩宋在戰(zhàn)爭與媾和中尋找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另一種契機;榮耀千古的華夏趙姓名人照亮了中國歷史燦爛的星空,博大精深的華夏趙姓文化處處閃耀著高尚人格的輝煌魅力。趙姓是《百家姓》第一姓,追根溯源、尋根問祖羲皇故里天水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華夏趙姓確實源自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天水毫無疑問是馳名世界的華夏趙姓郡望。不斷加強華夏趙姓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推動天水旅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華夏趙姓;郡望天水;文化傳承;淵源探索;歷史發(fā)展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兩軍對峙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在決定一支軍隊勝敗命運的將軍或者統(tǒng)帥的身后,一般會旗幟鮮明地豎起兩面至關(guān)重要的大旗,一面是代表國號的大旗,一面是代表姓氏的大旗。如果是岳飛,身后便是“宋”字旗和“岳”字旗;如果是戚繼光,身后便是“明”字旗和“戚”字旗。應該說,在中國古代,有關(guān)姓字當頭的旗幟問題同樣顯得特別重要。魯迅曾經(jīng)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足見作為濃墨重彩地反映姓氏文化深厚底蘊的重要旗幟的姓名,更是不言而喻地代表了光宗耀祖和封妻蔭子的雙重含義。也正是在祖先一脈相承的旗幟遺風的感召下,一代代肖子賢孫為國爭光、為家載譽地建立了不朽的豐功偉績。在中華民族的悠久長河中,在中華英雄人物的歷史畫卷中,華夏趙氏譜寫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輝煌業(yè)績,也贏得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榮耀。趙姓是《百家姓》的第一姓,也是古代中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姓。在這里,我主要通過五個方面探討華夏趙姓歷史的淵源與發(fā)展。

改革統(tǒng)一篇:戰(zhàn)國兩雄秦與趙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改革和統(tǒng)一的強大活力

司馬遷的《史記·秦本紀》開頭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yè)。大業(yè)娶少典之女,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舜)乃妻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diào)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益。舜賜姓嬴氏。”①柏益也寫作柏翳、伯益。因此追根溯源地探討嬴秦歷史,就要從三皇五帝說起,就要從秦人和趙人吞玄鳥而生秦祖的女修說起,就要從秦人和趙人最著名的先祖皋陶、伯益等說起。專家們已經(jīng)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學者常稱‘秦趙共祖’……他們共同的祖先皋陶、伯益為輔佐大禹治水的古代著名的賢人,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趙氏祖先實是作為嬴姓少昊氏族西遷的一支而活躍于上古歷史的。”②

天水是羲源和秦源,由天水的龍文化發(fā)展起來的秦趙兩國,無疑在戰(zhàn)國時代寫下了最為輝煌的篇章。為諸子百家學說所滋養(yǎng)的戰(zhàn)國時代,顯然是充分醞釀中國歷史將發(fā)生新千年巨變的一個偉大時代。在春秋之前,中國人習慣于因循守舊,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厚古薄今的孔夫子就一直以堯、舜、文王、周公等過時的人物為榜樣,竭盡全力地要“克己復禮”,他和老子的主導思想應該說都是很落后的思想。但經(jīng)過了諸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思想潮流洗禮和熏陶的戰(zhàn)國時代,卻出現(xiàn)了與復古、返古、小國寡民、固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等完全不同的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在我看來,真正能夠代表戰(zhàn)國時代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的,便是變法圖強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和統(tǒng)一中國的大一統(tǒng)精神,而對這兩種精神做出最大貢獻的無疑就是秦國和趙國。變法圖強是戰(zhàn)國前期的主旋律,先后有齊威王和鄒忌的改革、秦獻公改革、魏文侯和李悝的變法、趙國公仲連改革、秦孝公和商鞅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魏惠王的改革、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等。在這些眾多的改革中,最成功也影響最大的是商鞅變法和胡服騎射。商鞅變法的決定性人物當然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嬴渠梁。古代中國人習慣于信守中庸之道,很少有銳意改革、積極進取的自覺意識的。但在趙姓歷史名人的血統(tǒng)中,卻分明有著特別強烈的變革現(xiàn)實的決心和能力。宋神宗趙頊領(lǐng)導的王安石變法,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僅次于嬴渠梁領(lǐng)導的商鞅變法的重要改革,這種歷史傳承決不僅僅是某種巧合,而是充分說明在華夏趙姓文化里邊本來就含有著代代相傳的改革進取的傳統(tǒng)美德的。再往大的方面講,秦始皇建立的將影響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制度,其實也是對已經(jīng)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奴隸制的一次全面而又徹底的改革。同樣的道理,趙匡胤的重文輕武,更是對中國武力征服天下的傳統(tǒng)帝王治國術(shù)的一次大膽改革和嘗試。即使從今天與時俱進的觀點和角度出發(fā),華夏趙姓的改革首創(chuàng)精神,同樣是功不可沒的。

與改革精神相一致的,是趙國和秦國都表現(xiàn)出了最強烈的統(tǒng)一中國的決心與實力。秦國為戰(zhàn)國七雄之首,“四達之國”的趙國緊隨其后,名列第二。秦滅六國把秦人和趙人的大一統(tǒng)精神推向了極致。趙匡胤結(jié)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局部地統(tǒng)一了中國,那也是一種真正的一統(tǒng)中原的大一統(tǒng)的中華傳統(tǒng)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后來居上的宋仁宗時期的范仲淹慶歷改革、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均是趙宋王朝想通過變法圖強而實現(xiàn)真正統(tǒng)一中國理想的切實體現(xiàn)。趙氏之先,與秦共祖,他們敢為天下先,總是鼎新革故,讓改革和統(tǒng)一的精神相映生輝,世代相傳,那正是華夏趙姓文化最獨特的魅力所在。

經(jīng)文盛世篇:兩宋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尋找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另一種契機

雖然兩宋因為軍事上的過于軟弱而屢受后世的非議,但是,大宋王朝卻又以趙姓文化特有的智慧,書寫了中國古代經(jīng)濟、文化、科技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史學大師陳寅恪在《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一文中指出:“歐陽永叔少學韓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記,作義兒馮道諸傳,貶斥勢利,尊崇氣節(jié),遂一匡五代之澆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遺留之瑰寶。孰謂空文于治道學術(shù)無裨益耶?”“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天水一朝。”③這種評價其實是很中肯的。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更是對宋詞情有獨鐘。兩位真正后無來者的國學大師對于大宋王朝的傾心贊譽卻并非溢美之辭,而是別具慧眼的真知灼見。長期致力于中國科技史研究的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也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地稱宋代是中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

《宋史》卷六十五云:“天水,國之姓望也。”所謂天水一朝,其實也就是趙宋一朝的另一種說法。宋朝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科技領(lǐng)先,遠超漢唐,當時絕對居世界領(lǐng)先水平。宋代的火藥、印刷、陶瓷、醫(yī)藥、紡織、數(shù)學、地理、造船等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光宋朝就囊括了除造紙術(shù)之外的其它三項代表著中國文明古國地位的最為榮耀的發(fā)明:火藥、印刷術(shù)和指南針。兩宋的文學、史學、哲學和藝術(shù)等,也都發(fā)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文學藝術(shù)中的宋詩、宋詞、宋雜劇、宋代白話小說、話本、詩話、雜技、說唱、繪畫、書畫、金石考古、文字音韻學、筆記體散文、目錄學、歷史學、花卉學、賞石學等,都取得了讓后人高山仰止的輝煌成就。我們在哪個朝代還能找到與之相媲美的真正代表盛世景象的《清明上河圖》,代表歷史傳記集大成的著作《資治通鑒》,代表科學發(fā)展集大成的著作《夢溪筆談》?雖說是唐宋八大家,實際上光北宋就擁有六位。雖說是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兩宋卻幾乎是什么都有的。蘇軾的散文曠古絕今,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的詞曠古絕今,宋代的《容齋隨筆》等更是非同凡響。

宋朝繁榮的經(jīng)濟社會更是可圈可點,值得大書特書。市集、瓦肆、互市等都是新生事物。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和會子也出現(xiàn)在宋朝,無疑更是新生事物。宋朝的印刷術(shù)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宋朝的造船業(yè)、航海業(yè)和指南針為鄭和下西洋以及世界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奠定了基礎,宋朝的火藥為歐洲資產(chǎn)階級戰(zhàn)勝封建制度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宋朝雖然重文輕武,卻也把中國嘆為觀止的愛國主義精神推向了極致。“怒發(fā)沖冠滿江紅!”“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時代的最強音。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但我們?nèi)匀灰獑枺簽槭裁礂罴覍?、呼家將和岳家軍的故事都發(fā)生在宋朝?為什么陸游的愛國詩和辛棄疾的愛國詞幾乎同時出現(xiàn)?為什么代表中國人最高人生追求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出現(xiàn)在宋朝?為什么中國歷史上幾乎唯一的為民請命的包青天偏偏只出現(xiàn)在宋朝?不論當時的人還是后來的人,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都從骨子里同一個心眼地對大宋王朝表現(xiàn)了遠遠區(qū)別于其它朝代的少有敬意與忠心?為什么中國歷史上最有文采的兩個女人李清照和朱淑貞就偏偏出現(xiàn)在宋朝呢?為什么宋真宗的劉皇后不會像武則天那樣為了爭寵便惡毒殘暴地斬草除根而是勝似親生的善待少年宋仁宗?為什么只有宋朝出了一個公正無私的包青天呢?為什么只有宋朝的王小波、李順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起義第一次提出了“均貧富”的口號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大宋皇帝的寬容是自古少有的,大宋不殺文人并重用文人的制度和傳統(tǒng)是空前絕后的,這可能就是宋朝在文化上、經(jīng)濟上、科學上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原因。連宋朝的一介平民畢昇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發(fā)明,以文化治國、以道德治國的趙宋王朝還有什么人的積極性不能調(diào)動起來、什么人的潛力不能充分挖掘出來呢?兩宋忠臣良將名震寰宇,文人雅士譽滿中華,縱然是大奸臣秦檜和蔡京,一個創(chuàng)造了宋體,一個是宋代書法四大家,這樣的文化奇觀更是獨一無二的。

無論宋儒理學所強調(diào)的貞潔氣節(jié),還是宋朝武將文人所表現(xiàn)出的愛國節(jié)操,都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后的。杯酒釋兵權(quán),和為貴,講和的談判比血腥的戰(zhàn)爭更有價值,把一切力量用在改善人民生活上,這可能是大宋王朝的趙家皇帝們給華夏文化增添的最寶貴的財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和康熙的赫赫武功都不能給今天的世界以深遠的影響,然而,盡管積弱卻并不“積貧”的趙宋文治下的指南針、印刷術(shù)、火藥等,毫無疑問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對世界產(chǎn)生了永遠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這正是趙宋文化最為光芒萬丈的地方。

名垂青史篇:榮耀千古的華夏趙姓名人照亮了中國歷史燦爛的星空

郁達夫說:“一個沒有偉大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一個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道尊敬的民族,是可憐的生物之群。”我也想說:“一個沒有著名人物輩出的姓氏,是后繼乏人的姓氏;一個有了著名人物而不知道尊敬的姓氏,只會形成無法光宗耀祖的空白或者斷檔。”值得華夏趙姓后裔自豪的是,嬴秦趙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的偉大姓氏。

武財神趙公明人人奉若神明,秦王人人敬畏,趙王人人知曉,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趙盾曾執(zhí)掌晉國國政二十多年,平原君趙勝是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趙國名將趙奢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等齊名,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屯田將軍趙充國功比漢朝開國元勛,刺世疾邪的趙壹在漢賦中別開生面,單槍匹馬闖曹營如入無人之境的趙云無人能敵,宋太祖趙匡胤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宋朝名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書法大家趙孟頫是可以比肩王羲之的一座豐碑,著名史學家趙翼是清代屈指可數(shù)的著名詩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者趙聲追隨黃興、孫中山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qū)功昭日月,抗日烈士趙登禹和趙一曼、革命烈士趙尚志和趙博生、戰(zhàn)斗英雄趙寶桐等氣貫長虹,核物理學家趙忠堯本應該成為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第一人,語言學家趙元任有大家風范,著名作家趙樹理曾經(jīng)登上了中國文壇的最高峰……他們都當之無愧地為華夏趙姓歷史的光榮份量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人民解放軍趙爾陸、趙可銘、趙南起上將,趙镕、趙啟民、趙坤、趙昭、趙先順、趙興元、趙國臣、趙炳耀中將,趙杰、趙俊、趙峰、趙鶴亭、趙文瀧、趙本勝、趙宗煥、趙織雯少將等,④他們不僅為建立和保衛(wèi)新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同樣為華夏趙姓歷史文化的厚重傳承感融入了新鮮的寶貴血液。

我特意數(shù)了一下,舊版《辭?!分械内w姓名人達八十五個,其中也包括像趙佗、趙元昊、趙一曼等那樣的以改姓趙“為尊為榮”的五、六個名人,但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無疑都為華夏趙姓祖先的榮耀與輝煌增添了許多光彩。⑤我們很難想象,中國歷史的天空假如沒有《趙氏孤兒》里的忠貞民族魂,假如沒有秦始皇,假如沒有趙武靈王,假如沒有觸龍說趙太后的趙太后,假如沒有趙公明,假如沒有趙云,假如沒有趙匡胤,假如沒有《琵琶記》里的趙五娘,假如沒有趙樹理,假如沒有趙姓歷史名人,那又將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呢?一定會黯然失色不少的!當代著名藝術(shù)家趙丹、趙麗蓉、趙忠祥、趙本山、趙薇、趙雅芝等,他們同樣閃耀出華夏趙姓文化前赴后繼、薪火相傳的輝煌價值和光華來。

當然,在華夏趙姓的歷史上,也出現(xiàn)了幾個備受非議的人物,譬如紙上談兵的趙括、美女皇后趙飛燕和趙合德、不務正業(yè)的畫家皇帝宋徽宗趙佶、偏安皇帝宋高宗趙構(gòu)、指鹿為馬的大陰謀家趙高,甚而至于也許還有遺臭萬年的秦胡亥和秦檜等。但瑕不掩瑜,少數(shù)黑子無損太陽的光芒,幾個華夏趙姓中的敗類是不足以動搖趙姓在中國所有姓氏里的美好聲譽和光榮地位的。

道德傳承篇:博大精深的華夏趙姓文化處處閃耀著高尚人格的輝煌魅力

秦國和趙國的改革精神還在鼓舞著今天的中國人,宋朝出現(xiàn)的《千家詩》、《三字經(jīng)》、《百家姓》還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華夏趙姓文化精華的榮光不光在過去,也將在現(xiàn)在和未來的中國處處閃耀著異乎尋常的人性和人格的輝煌魅力。

讀《水滸傳》的時候,許多人都不由得要問:“梁山泊的一百〇八將為什么沒有姓趙的?”有人說是因為施耐庵有反宋反趙之心,自然也就沒有姓趙的英雄人物了。”其實,這正是作者敬重趙姓文化的婉轉(zhuǎn)表達,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趙家人不會反趙家人的。趙姓的被尊重除了首當其沖的《百家姓》外,還有這么一個更重要的理由:趙國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趙佗為南越國王,劉曜改漢為趙,史稱前趙,石勒建立了后趙,趙宋王朝為天下至尊,以及圍魏救趙、完璧歸趙、將相和、精忠報國之類的成語典故,還有楊業(yè)、狄青、岳飛、文天祥對大宋王朝九死不悔的絕對效忠,等等,都把“趙宋”和愛國主義至上的情結(jié)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備受尊崇的趙姓文化精髓主要還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粗略地講,我認為主要表現(xiàn)以下十個方面。一是前面講過的改革、和諧、寬容和統(tǒng)一的精神;二是深明大義的母親形象,除了觸龍說趙太后的趙太后外,趙括的母親也表現(xiàn)出了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形象;三是孝道治國的理念,秦始皇最感動我的就是他把已鑄成大錯的與母親黃泉下相見的誓言改為隧洞里相見,表明他完全不是剛愎自用、薄情寡義的那類人;宋太祖聽從母親杜氏的教導而把皇位傳給了兄弟趙光義;宋仁宗因貍貓換太子而發(fā)生的與養(yǎng)母和生母之間發(fā)生的悲欣交集的故事凄惻迷離,感人至深。三是大忠大愛的精神,這一點以《趙氏孤兒》為代表。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首《趙氏孤兒》講述了程嬰等義士為了救忠良之子趙武,驚天動地、舍子舍己地保下趙氏一脈的故事,其中蘊含的大忠、大義、大仁、大愛的精神財富,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⑥另外,像趙威后“民貴君輕”,先問百姓年景再問齊王可好,重義士孝女而輕齊王的言論,更是大仁大愛的表現(xiàn)。四是溫柔敦厚、才氣過人、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的杰出女性形象,這一點以趙貞女即趙五娘和李清照為代表,趙五娘是出嫁女兒的杰出代表,李清照是趙家進門媳婦的杰出代表。趙四小姐對張學良忠貞不渝的愛情也將會傳為千古佳話。在物欲橫流、私心膨脹勢不可當?shù)臅r候,宋儒所強調(diào)的“存天理、滅人欲”的氣節(jié),顯而易見還是有著存在的積極意義的。五是胸懷大局、四海為家的男兒英雄本色,這一點集中表現(xiàn)在秦穆公、趙匡胤、趙充國等政治家、軍事家身上,秦穆公不以一眚而掩大德,平原君趙勝的手下毛遂自薦脫穎而出,趙充國首創(chuàng)軍屯減輕農(nóng)民負擔,宋仁宗與呂端一樣大事不糊涂等,表現(xiàn)的都是廣施博愛的華夏趙姓文化中蘊含的樂觀自信與豁達大度的美好品質(zhì)。六是正直忠厚、忠誠勇敢的品格,正直和勇敢當以趙穿、趙盾、趙壹等義士文人為杰出代表。趙襄子也有著容讓士為知己者死的刺客豫讓的正直氣節(jié),趙簡子更有著窮追中山狼的遠見卓識。一身是膽的趙子龍是常勝將軍,秦腔《趙飛搬兵》也為尋常趙姓百姓爭了光。七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秦穆公重用曾在楚國為奴的百里奚、宋國的蹇叔、西戎的由余;秦孝公重用衛(wèi)國的商鞅;秦惠文王拜魏國的張儀為相,秦莊襄王重用的呂不韋、秦始皇重用的李斯、尉繚等都是別國人。八是重儒崇文,除了趙太祖誓不殺大臣及言事官外,漢代趙岐注《孟子》,人定勝天的荀子是趙國人,他的學生李斯、韓非對秦文化的影響很大。九是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信義高于一切,如《三言》中歌頌的張道陵七試趙昇、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趙春兒重旺曹家莊等。十是同姓相互提攜,忠心耿耿,同甘共苦,像趙伯昇茶肆遇仁宗,以及趙匡胤和趙普、石守信等的最佳君臣組合等,都可以歸入這一類的?!斗馍裱萘x》中的三霄娘娘,為了給哥哥趙公明報仇雪恨而玉石俱焚地表現(xiàn)出的兄妹情深,受到了中國民間最廣泛的祭祀與崇拜,同樣值得一提。還有許多,這里就不一一羅列了。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趙姬能歌善舞;關(guān)西多驍將,秦地多佳人。這是兩者的相通之處。秦趙之間既有過秦晉結(jié)好的美滿,也有過長平之戰(zhàn)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裂痕。趙姓文化既展示了輝煌與燦爛的精華,也保留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糟粕。我們要采取繼承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辯證地看待趙姓歷史文化遺產(chǎn),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面對華夏趙姓文化曾經(jīng)的燦爛與輝煌,我們現(xiàn)在只能說: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郡望旅游篇:天水趙姓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推動天水旅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天水現(xiàn)在主要宣揚五大文化: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三國古戰(zhàn)場文化和秦文化。但我更覺得,天水趙姓文化的研究同樣是不容忽視的。趙姓郡望在天水,這是魯迅先生小說人物阿Q的“籍貫”在天水并且姓“趙”的一個重要理由。魯迅是站在徹底否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極端偏激的立場上寫小說的,當然這也從另一個側(cè)面恰恰說明了天水華夏趙姓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

據(jù)專家研究,秦和趙的始祖是伯益。伯益是中國禪讓制時代禹的繼承人,后來卻被禹的兒子啟殺死了,從此以后,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伯益的最大功績是輔佐大禹治水。此外,傳說伯益還教人種植水稻、馴養(yǎng)鳥獸,并發(fā)明了鑿井技術(shù)。伯益的父親是皋陶,其最早的先祖可以上溯到五帝之一顓頊和三皇之一的黃帝。如果再繼續(xù)追根溯源下去的話,就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媧了。把趙姓文化之根與伏羲文化即中華文明之根聯(lián)系起來,是建設天水歷史文化名城的需要。

秦趙先祖?zhèn)髡f為女修吞玄鳥即鳳凰卵而生,發(fā)展到西周末年便有傳人造父和他的侄子非子,非子因養(yǎng)馬有功被封于西戎犬丘,成為后世秦國之祖。造父同樣擅長養(yǎng)馬、御馬,傳說他曾駕車帶著周穆王見到了西王母,更因為平定徐偃國造反而立下了大功,被封賞趙城,成為后世趙國之祖?!妒酚?middot;趙世家》是這樣記述這件事的:“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樂之忘歸。徐偃王反,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而為趙氏。”小說《穆天子傳》更是對此事寫得神乎其神。

如果僅僅靠著非子和造父的歷史就把天水與趙姓的關(guān)系作鐵板釘釘?shù)慕忉?,還是缺乏說服力的。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非常善待趙國王室,他命代王趙嘉之子趙公輔帶領(lǐng)族人遷至天水,這顯然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深諳家世和家史的秦始皇有意而為之。趙公輔的后代世居天水,其中以趙充國最為有名,天水趙氏堂的家譜記述詳盡。末代趙王趙遷被遷至湖北,其后裔在西漢時遷徙至涿郡,是為趙廣漢、趙匡胤一脈;從此以后,趙姓成了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姓氏?!端问贰肪砹逭f:“天水,國之姓望也。”有人指出:趙匡胤的家族世系也被“天水一朝”的某些臣民,例如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上推到春秋之前,認為“國朝世系,實自伯益”“天之報益,其在我朝乎”(見《欒城集》23《筠州圣祖殿記》)。⑦這段文字的說法是不準確的,《筠州圣祖殿記》原文里并沒有“國朝世系,實自伯益”之類的句子。⑧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帝王世系,皆出于黃帝,吾得之遷史《世表》。國朝世系,實出于伯益,吾得之李攸、蘇轍。”(見宋代林駉的《古今源流至論后集》卷七《歷代世譜》)⑨

如今把禮縣紅河鄉(xiāng)一帶定為秦皇故里,但禮縣不光與今天的天水毗連,而且在數(shù)十年前就一直是羲皇故里天水的一部分。在禮縣紅河鄉(xiāng)和秦州區(qū)秦嶺鄉(xiāng)相接壤的廟山一帶發(fā)現(xiàn)了著名的秦公簋,這是天水作為秦之源和嬴秦故里的一個重要證據(jù)。研究天水趙姓文化有利于加強禮縣和天水之間歷史淵源探究的聯(lián)系,這兩個縣區(qū)有好多個以趙姓居民為主的村莊。立足古秦州、今天水的歷史和現(xiàn)實,大力發(fā)展伏羲文化和先秦文化,把天水建設成為隴東南第一大城市,促進關(guān)中—天水經(jīng)濟區(qū)走向騰飛,是當務之急,也是必由之路。值此關(guān)鍵時刻,研究天水趙姓文化和研究天水秦文化就更顯得相輔相成。

研究華夏趙姓文化無疑可以帶動天水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光“趙姓郡望在天水”這一張名牌的吸引力就很大的。如果真的把天水趙氏堂打造成為全球華夏趙姓后裔尋根祭祖的第一圣地,那么,天水的旅游業(yè)在繼伏羲文化之后就更是大有作為了。伏羲文化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龍文化,天水趙姓文化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鳳文化,如果把兩者完美結(jié)合起來,就是最令人神往的“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等盛世和諧文化了。

研究華夏趙姓文化還有助于推動天水李姓、張姓等姓氏文化的研究與發(fā)展。李春的趙州橋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李世民被封為秦王表明了李淵對秦趙文化的重視,李世民和秦叔寶最為情同手足。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的最佳搭檔組合,反映了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體精神。關(guān)東出相,關(guān)西出將,天水趙姓、李姓、張姓的歷史都是同樣光榮和悠久的。秦朝滅亡以后,迄今為止鮮有姓嬴者。據(jù)我考證,秦人的后裔有一部分除改姓趙外,也可能改姓秦或者其它姓了?!肚乇炯o》的末尾這樣寫道:“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脩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⑩可見除了秦,像黃、白、江、徐、梁等大姓都是嬴秦趙姓的后裔。誠然如此的話,那么,像《封神演義》中的黃飛虎夫妻、兄妹、父子的節(jié)操,《陌上?!分?ldquo;秦氏有好女”的羅敷抗拒強暴的聰明,梁鴻和孟光的舉案齊眉,《隋唐演義》中徐茂公的智慧,巾幗英雄梁紅玉的擊鼓退金兵,還有黃帝、秦越人(扁鵲)、白起、廉頗、黃忠、白居易、黃巢、秦觀、黃庭堅、黃道婆、黃宗羲、徐霞客、徐光啟、黃遵憲、黃興、梁啟超、黎元洪、蔣介石、秦邦憲、黃公略、蔣光鼐、黃炎培、徐悲鴻、江澤民等的功績,其實都發(fā)揚光大地為華夏趙姓的歷史增添了更多的光彩的。

研究天水華夏趙姓文化的意義和價值還有許多,恕不贅述了。最后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文多有我的一些主觀臆斷,真誠地表達了我對趙家列祖列宗的景仰之情,其中不當之處,敬請專家、本家以及所有讀者朋友見諒。

參考文獻:

①⑩《史記》,陜西出版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二版。

②沈長云、魏建震、白國紅、石延博著《趙國史稿》,中華書局,2000年11月第一版。

③陳寅恪著《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第一版。

④星火燎原編輯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月1月第一版。

⑤《辭?!?,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9月第一版。

⑥歷史人物典故參考門巋主編《二十六史精要辭典》,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⑦轉(zhuǎn)載王育濟、范學輝《祖籍變遷與趙氏家族的發(fā)展》,《文史知識》2010年第6期。

⑧余冠英、周振甫、啟功、傅璇宗主編《唐宋八大家全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fā)行,1997年第一版。

⑨林駉著《古今源流至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