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4歲的陜西周至縣女子唐玲生下來就被打上了“黑戶”的烙印,她被認為是游離在社會之外的“影子”;她的下一代被稱為“黑二代”;她肩上所承受的一切沉重包袱,只因那一張輕薄的“戶口紙”。
4年,1460天,她先后多次奔波派出所辦理戶口,都被各種理由拒絕,從零星希望到失望到最終的徹底絕望,唐玲的“黑戶漂白之路”曲折艱辛,“黑戶”是她多年來難以逾越的大山,更是她目前生活難以承受之重。
4年,1460天,她懷揣著證明不離身,住酒店、找工作、買車票……隨時準(zhǔn)備著向人們證明她的真實身份,因為她是眾人皆知的“黑戶”,沒有身份證。
記者介入
唐玲初次做筆錄
5月22日,陽光明媚,記者與唐玲前往她出生地——陜西周至縣九峰鎮(zhèn)耿西村。
坐在車內(nèi)一角的唐玲情緒顯得有點不安和浮躁:“我此刻的心情像打翻了五味瓶,擔(dān)心這次去辦理戶口會不會再次遭拒絕?更害怕見到父親?!碧屏嵴f,因為這么多的證明開來實在不容易,開證明都在晚上,還要戴著口罩、帽子,偷偷地去,生怕碰上父親,現(xiàn)在再次返回村里,她心理壓力還是比較大。
當(dāng)天上午10時45分,記者和唐玲來到周至縣九峰派出所。此時的唐玲,站在派出所大門口,凝望著派出所的牌子卻不敢進去:“一想到進去被民警罵的話,我就感到害怕……”在記者再三安慰下,唐玲才跟隨記者進入了九峰派出所。
戶籍室里一名工作人員告知唐玲,副所長楊毅超去灃峪口學(xué)習(xí)去了。這一情況也在該所所長辛立成的口中得到證實。
最終還是唐玲和母親說到過的那個民警寇文朝接待了唐玲。進入寇文朝辦公室后,記者看到,辦公桌后面的墻上,用A4紙書寫的自省錄——“不容易”,是民警不容易,還是前來辦事的群眾不容易,記者沒搞明白。
寇文朝在問清記者是唐玲的朋友身份后,才對唐玲說:“你要想辦戶口,先去村上把這些證明開一下,然后等我們調(diào)查。”他在旁邊桌子上翻騰了一會,才將一張補辦戶口的流程表擺在唐玲面前。
“你說的這些證明不都開過了嗎?我隨身攜帶著,你給的表格我也已經(jīng)填寫好了,在身上也裝了一段日子了……”唐玲說完,將5份證明和已經(jīng)填寫好的補辦戶口的流程表拿給寇文朝看。記者看到,這5份證明分別是:2014年12月27日,周至縣九峰鎮(zhèn)耿西村村委會開的唐玲身份證明,以及唐玲從出生至今無戶口,懇請派出所補辦戶口的證明;2014年12月29日,周至縣九峰鎮(zhèn)中心學(xué)校開具的唐玲在耿西村小學(xué)就讀證明;2014年12月29日,接生員開的唐玲于1991年9月20日在家出生的證明;2015年3月21日,耿西村村委會開的2張?zhí)屏嵩诘诹稳丝谄詹橹幸蛭瓷蠄蟊贿z漏的證明。
看完相關(guān)材料后,寇文朝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你填寫的這個補辦戶口的流程表不行,因為是手寫的,現(xiàn)在都是用電子版的格式,你重新去搞個電子版的來。另外還要照一張照片,書寫上唐玲的名字舉在胸前,照片是5寸的?!?/p>
唐玲說:“今天是不是可以先做筆錄,4年了我來派出所多趟,還沒有民警給我做過筆錄呢?!笨芪某f:“等我電話再做筆錄?!?/p>
這時記者問寇文朝,為何今天(5月22日)不能做筆錄時,該所所長走進寇文朝的辦公室對他說:“你給做一下(指筆錄),把唐玲的情況問清楚,能夠答復(fù)的就說,不能答復(fù)的就不要說?!?/p>
筆錄過程
一個小時的筆錄讓唐玲等了4年
記者跟隨寇文朝和唐玲一起來到九峰派出所辦公室,開始對唐玲做筆錄。整個筆錄時間持續(xù)了近一個小時,而這近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事情,卻讓唐玲跑了整整4年。
期間,當(dāng)記者亮明身份后,寇文朝寫字的筆突然停了下來,抬頭問清記者的單位姓名后,一直板著的臉突然有了笑容,他說:“你放心,以前我沒接手你的事情,是楊毅超把你的事情耽擱了,現(xiàn)在我接手了,就一定把戶口給你辦好?!碧屏嵴f,這句話讓我等了整整4年。
見寇文朝如此說,記者問寇文朝,唐玲之前就找過你三次,現(xiàn)在怎么卻說是才接手呢?寇文朝還是那句話:“我以前沒有接手,是楊毅超在辦理,其中的緣由我不知道?!弊龉P錄的過程中,所長再次來到辦公室告訴寇文朝,通知唐玲,一個星期后能辦或者不能辦給她答復(fù)。
熱心老板
同情唐玲遭遇愿免費為其照相
當(dāng)天中午12點10分,為了盡快幫助唐玲完善辦戶口所需的材料,記者帶著唐玲來到距九峰派出所不到300多米的一家打字復(fù)印社。在得知唐玲是為了辦理24年的黑戶口時,女老板顯得格外熱情,迅速將唐玲的相關(guān)信息填寫在表格內(nèi),打印了出來。唐玲拿著打印出來的電子版表格,淚水再次流了出來。
12點32分,記者和唐玲又來到一家快照館。唐玲一眼就認出了老板是她小學(xué)同學(xué)的父親,而老板也在獲悉記者幫助唐玲解決黑戶的情況后,自愿免費為唐玲照相制作,但是執(zhí)著的唐玲還是拒絕了老板的好意,堅持給了老板15元錢。
“我不會電腦,要是沒有你們,還不知道要跑多少路才能辦好呢!”唐玲對記者說。隨后,她準(zhǔn)備將完善好的資料送到九峰派出所時,被告知寇文朝連午飯都沒吃,已經(jīng)去耿西村調(diào)查落實唐玲的身份去了。于是唐玲將資料交給另一位民警,讓其轉(zhuǎn)交給寇文朝。
上午的順利,讓唐玲舒了一口氣,在回家的路上她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這是我4年來第一次這么高興,也是4年來民警第一次把我當(dāng)人看,沒有罵我,看來這次是真的有希望了?!碧屏嵴f,我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母親和三嬸。唐玲的三嬸在電話里也告訴她了一個好消息:民警已經(jīng)來到村里開始調(diào)查她的身份了。
追問
唐玲24年黑戶誰之過
看到唐玲因有希望辦理好戶口而欣喜,記者在感到欣慰的同時,心中不免產(chǎn)生一個個疑問——
追問一 九峰派出所4年為何不下村調(diào)查
4年來,周至縣公安局九峰派出所為什么一次都沒有去唐玲所在的耿西村調(diào)查落實她的身份?是路途太遙遠,還是有難言之隱?
為了證實這一點,記者對此駕車體驗了一番。當(dāng)天下午2時10分,記者驅(qū)車從九峰派出所出發(fā),在唐玲的指引下,沿著村路前往耿西村,不到60公里的時速,僅僅9分鐘的時間就到了耿西村,看來路途并不遙遠。
追問二 唐玲24年黑戶誰之過
4年來,唐玲和母親一次又一次地來派出所,一次又一次地根據(jù)九峰派出所的要求連夜開具證明,然而“換來”的卻是唐玲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絕望!
西安市公安局多次出臺惠民政策,推出6類25項便民措施,警務(wù)前移,民警駐村,其目的就是為了方便群眾辦事。面對唐玲,九峰派出所做到了嗎?唐玲24年的黑戶生涯,到底是誰之過?
追問三 怎樣才能證明唐玲就是唐玲
一個弱女子,一個年輕的母親,為了能夠“漂白”自己的身份,為了想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為了討一個合法公民的權(quán)利,為了年僅2歲的孩子不再走她的路成為又一個“黑戶”,她傾其所有,奔波在西安、周至和村上。用唐玲母親的話來說,農(nóng)民辦個事情咋就那么難呢?7張證明都證明不了唐玲是唐玲!唐玲淚眼婆娑地問記者:“怎么才能夠證明我就是我???我實在是不知道要怎么證明了!”
反響
唐玲經(jīng)歷引市民同情
昨日,本報特別關(guān)注版刊發(fā)了《7張證明證明不了唐玲是唐玲》一文后,在社會各界反響強烈,網(wǎng)站紛紛轉(zhuǎn)載,人們唏噓聲一片,在感到驚訝和不可思議的同時,對唐玲的遭遇感到同情,都在追問唐玲24年的黑戶是誰造成的。
家住西安東郊的王先生打來電話說,如今已經(jīng)是法治社會了,派出所怎么對一個弱女子黑戶的問題不聞不問,反而給其臉色看。建議相關(guān)部門介入調(diào)查,讓派出所民警和相關(guān)責(zé)任人擔(dān)責(zé)。
劉先生在電話中非常氣憤,連問了幾個問題質(zhì)疑派出所的做法,他建議唐玲怎司法程序,告派出所不作為。
不愿透露姓名的周至縣一位女士來電說,唐玲太可憐了,也不知道她多年來是怎么過的,沒有身份證什么事情都辦不了,連張火車票都買不到,著實讓人同情,而派出所的做法卻讓人氣憤。(三秦都市報)
正文已結(jié)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