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拐彎
劉瑞祥
姐妹湖手拉著手
神山圣水被崇拜,朝拜的人一直在路上,舉手的動作就要把大山擁抱,雙手合十,口中念念不忘,只有“六字真言”才能表達對山水的虔誠。一步一個長頭,當身體完全投地的時候,好像自己也已成佛。
兩個少女走在路上,嗑著等身長頭。從瑪多而來,從星星一樣的海子而來,當她倆親吻著這片草地,向著鄂陵湖、扎陵湖一步步移動時,藍天、白云、彩虹組成的佛光就在她們身邊閃現(xiàn)。路還很遙遠。這是一條天路,伸手就能把云彩摘下來編織成美夢,講給孩子聽。月亮走了,在天空種出一片青稞,這是天意;月亮來了,帶著美好的未來,從帳篷里繪制出有佛的唐卡。
黃河從巴顏喀拉山、約古宗列曲、卡日曲發(fā)源,有一百零八眼泉涌,分辨出一百八條溪流。黃河在草壩上蘊育出無數(shù)顆星星,日夜發(fā)酵著、反芻著、構思著、保佑著母親河的流量。
扎陵湖,又稱查靈湖,白色的長湖,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21.6公里,面積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9米,蓄水量在30億至40億立方米之間。扎陵湖湖面海拔4294米,比鄂陵湖湖面高22米,直線距離10公里,
據說鄂陵湖,藏語意為藍色的長湖,湖的形狀如一倒掛的鐘,南北寬32.3公里,東西長31公里,蓄水量在100億至120億立方米之間,湖水面積61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為青海最大的淡水湖。她們是兩個姐妹湖,無論天地如何運轉,都以姐妹的情感長相司守。姐妹湖,一條女性的河,流暢、柔情主旋律、扎陵湖上那飛翔的天鵝,緩緩地抒發(fā)著對遠方的追尋和眷戀。鄂陵湖那眸子里閃閃爍爍的秋波,臉頰上驕羞靦腆的微笑。藍色的波濤,流蕩的夜歌,更象融進了女性的濃情,溫柔和血乳。姐妹湖成為東方巨龍涌動的乳液,養(yǎng)育了黃河的健壯,養(yǎng)育了黃皮膚的的民族和悍勇、豁達、勤勞、純樸的華夏后裔,養(yǎng)育了母親河寬大慈祥的胸懷。
行走黃河源頭,看見兩個姐妹湖,在扎陵湖邊,一條白色的長湖,藍色的長湖仰臥雪山之間,好像是仙女撤下的哈達,潔白如玉。我還親眼看到了扎陵湖日出,那天早晨,我很早就來到一座山包上,7時30分太陽露出了頭,剛開始是金黃色的,而后變成赤紅色、大紅色,整個湖面映照成高原少女的臉頰,紅彤彤的高原紅,在遠山的陪襯下,顯得格外迷人。這真是人間所能遇見的風景么?我怔怔地盯著天際的變化,不斷拉開天幕的太陽主導這個源頭湖泊的色彩,激動之余盡忘記按動快門。天空正被一條一條的絲線編織成美夢,跳出湖面的太陽,經那巨大的光源鋪就在湖面,整個扎陵湖就像趕去看嫁妝的姑娘們的臉色,讓人興奮,讓人著迷。嗑長頭的姐妹仍然在路上,就朝著姐妹湖而來。
黃河在這里拐了第一個彎
一條生命之河,流到哪里,哪里就有讀不完的故事。
達日那飄揚的經幡,黃河流向了哪里、阿尼瑪卿山巍然屹立,好像一位手搖經鈴的老人,沿著上游祈禱著。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阿尼瑪形成永遠化不盡的積雪,白茫茫一片,厚敦敦一層,龐大而堅硬,積累了無數(shù)的條香甜的小溪,保證黃河的流量。達日、唐克、瑪曲、興海、貴德、循化、永靖、蘭州都出現(xiàn)了大拐彎。
草原上有一條路在天上,天和地連成人間天堂,許多神仙就生活在這里。從瑪多縣到達日縣,白云流動著,藍天袒露出金色的花邊,天、地、人組合成高原風,吹出一首歌謠。
一群牦牛走過草灘,留下的牛糞,蘊藏著高原人生活的依靠。牧民在馬背上摔響牧鞭,即趕牛群也趕羊群。雪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牧場的期望。
黃河從達日流過,那座青山被喇嘛祈禱成佛的化身。五顏六色的經幡被歲月人叩拜成藏族獨有的靈塔。每天都有人上山朝拜,每天都有人敬上哈達和經幡。我走過綴滿經幡和牛頭的黃河大橋,達日縣城的確被鑲上了金邊,一條寬大而亮麗的街道上行走著康巴漢子,摩托車上的藏族男女唱著歌就像在跳鍋莊舞。整個一條街直通神山和佛塔。我沿河而上,草壩子上的經幡,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白的紛紛揚揚的飄蕩在落日低垂的濕地。我躺在草地上,我把雙腿并攏伸直,并奮力張開兩臂,讓血脈噴張的身體躺在枯草上,象一座被遺忘的十字架,人世間的陰晴圓缺、苦楚愁腸、真善美都忘得一干二凈。我躺在草地上,躺在人間最高處的黃河上游,享受著野風的撫摸和凈化。我拾來一片牛糞,輕輕地摔向湖面,一道亮麗的水線升起我對黃河母親的眷戀。這里的五色經幡與眾不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把整個大山都點綴了,把整個黃河都染透了,飄揚的經幡,藏人說是黃教圣典的經書,手搖經鈴的人說是“六字真言”,母親說是人生的真諦,清風說這是所有人的夢。
我鉆進一個豐碩而宏大的經幡賬里,趁著太陽還沒有落山,斗膽旋轉一圈后,在帳圈就好像看見了觀世音菩薩,這個賬圈里又好像看見了世界的萬花筒,五彩斑斕、明亮透徹,山風吹過,飄起的經幡發(fā)各種酷似音樂的口哨,讓人浮想聯(lián)翩。此刻,分散的河曲穿過沙柳、由達瑪花、格桑花、頭花蓼、珠芽蓼、金露梅、點地梅、紅景天、鳳毛菊、雪蓮花形成青藏高原生物圈,組成生命的齊花異草,蘊育著綠色的搖籃,又合攏成曲溪大拐彎,在一個山巔伸展起寬闊而溫柔的流向,好似少女的裙裾,艷麗而富有。
在走向格薩爾王獅龍宮殿的路上,一位步履驕健的喇嘛,從絳紅色的寺院走出來,高大的身材,赤紅的臉膛,好一位英俊瀟灑的小伙,一步一回頭,默念著“六字真言”,這是寺院里喇嘛都常用的經文,所有藏族信教民眾都會的經文。當他面對河曲舉手祈禱的時候,剛剛下過雨的草原上出現(xiàn)一道美麗的彩虹,山坡上那些一字排開的經幡群就像是搖動的經鈴,大自然和人類都在乎平安吉祥。
達日,剛剛流出巴顏喀拉山,沿著阿尼瑪卿山,無憂無慮,日夜奔波,從遠古的神話到格薩爾王在扎陵湖、鄂陵湖迎取文成公主,到草原放牧的賬圈里,流進達日,達日就有讀不完的神奇故事……
黃河流過瑪曲又回來
潺流蕩漾的藏歌,跟著羊群、牛群走,香噴噴的酥油茶被馱向遠方好那個肥沃的草灘,阿萬倉、采日瑪、唐克成了鑲嵌在女性身上的瑪瑙石。為什么從瑪曲阿萬倉流向東方后又從瑪曲縣城流向西部?一條偉岸的山脈綿延向東,一條圣潔的雪山巍然屹立,一條綠色的草原由近而遠。天空是湛藍的,白云是潔白的,羊群是流動的,還有那黑色的牦牛尋覓自己的生存領域。草原成了放牧牛羊的家園,熟悉的是那些草灘、濕地、山峰,還有那七仙女峰的神奇和傳奇故事……
山巒云霧繞,山腰蒼鷹飛,山下豐腴的草場上,出現(xiàn)一群跳鍋莊舞的少年。七仙女峰,你情愿與滾滾黃河為伴,細雨為你洗臉,輕風為你梳妝,朝霞為你涂上火紅的胭脂,云霧為你穿上淡紫的衣裙。七仙女峰啊,七仙女峰!你是瑪曲美麗的眼睛。
一種血性,一種氣質,一種渴望。十萬大山阻擋不住,狂風積累的雪峰歲月阻擋不住,你以女性的細膩一路向前,一個再回頭,好像一個轉身的舞姿,又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奔流、奔流、奔流出狹長的深谷,流出古老的記憶,流出彩色的夢,卷起萬年雪,拍擊瑪曲兩岸的草原,蘊育出一灘又一灘豐腴的濕地,流淌出一道又一道漂亮的拐灣,在人們的眼里那是一條彩色的絲帶,藏民族用五彩經幡表達對河曲的尊敬。于是每個山頂上都有飄揚的信念,每個節(jié)日都有新的經幡掛起來。
一路呼嘯而去,放歌而去!水草鮮美,天晴氣爽,太陽里的孩子用酥油洗過身子,壯實的孩子就趕著一群羊,穿過瑪曲大草原,天地間出現(xiàn)了和諧的聲音,河水中出現(xiàn)清澈的倒影。在茫茫天地之間,生長在這片草地上的民族就崇拜天空,崇拜太陽,崇拜藍天,崇拜河曲那道彎。
從久治縣的門堂到瑪曲木西合、到阿萬倉,再到采日瑪,當我騎著一輛摩托車沿著鄉(xiāng)間小道旅行,黃河一會兒進入峽谷,一會兒進入草灘,一共就有大大小小的拐彎一百零八處。最大的拐彎都有四五公里。萬瑪溝是巍峨橫亙在草原上的一個巨大峽谷,它的南部連接延綿廣闊的大草原,黃河從草原上奔騰而過,向北登臨,從草原沿著小溪而上,穿過杜鵑林和灌木林,這時丈是高山草甸植物群落,那些聞名于世的紅景天、水母雪蓮、唐古特大黃、甘肅青烏頭、多花黃芪、冬蟲夏草、獨一味等20多種名貴藥材,生長在這里。舉目向上,茫茫雪峰逶迤相連,蜿蜒曲折,山坡上遍布生長著水母雪蓮、冬蟲夏草和蕨麻等奇花異草。所有珍治人間百病的中藥材,這里滿山野全都有。山,就成了神山,水就成神水,河曲就成了母親河,流淌著對人間的慈愛和善舉,母親河的故事就留在了民間。
幽幽長夜,我們在草灘上燃起了篝火,飄蕩的火苗娓娓追述一個故事,輕風從上游刮來,每一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歡樂的笑容。草灘是阿萬倉最大的濕地,以篝火為圓心,所有藏族漢族兄弟圍成一個車轱轆圈,臉,朝著光明,背,朝著黑暗,紅與黑撞擊黎明的火花,每雙手都捏著一個潮濕的憧憬,一個充滿希望的夢。誰又說現(xiàn)在我們多少次走過瑪曲,靜靜地河在唐克來了個九曲十八彎,還親密地吸納了白河,又緩緩地流,于礁石險溝處,于采日瑪,于七仙女峰打出一個漂亮的回旋,從而激發(fā)了雪白的波浪,從而生長出五顏六色的鮮花,從而紡織了絲綢一樣草原。河流、湖泊、高山、丘陵、島嶼、灌叢、沼澤、濕地縱橫交錯,形成奇麗多彩、風光迷人、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觀。
水是清綠色的,象在夢里。大拐彎是月牙形的,象是少女的發(fā)卡。因為有了碧水藍天、牧帳炊煙、綠草如茵、雪山似銀,才成為“格薩爾王的發(fā)祥地”、“亞州第一天然草場”今天,所有天地的風景,匯入澎湃的浪頭,如閃電、如巨龍、奔涌著,沿著太陽初升的里程碑,駛向民族尊嚴的渡口,澆灌東方高傲的圖騰之林?,斍怯肋h的黃河旅游圣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