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今年汛期總雨量將達680-800毫米,較常年多1-2成。/晨報記者殷立勤
晨報記者謝克偉
氣象部門在昨天召開的市防汛工作會議上透露,與近10年平均相比,今年汛期降水總量偏多且梅汛期降水極端性強、城市內澇及流域洪澇影響范圍廣,影響臺風個數持平但強度偏強,盛夏強對流(雷雨)頻發(fā)。今年防汛基礎設施建設等進一步加強,9項道路積水點改善、47座下立交改造和121處下立交積水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項目被列入今年市政府實事工程。
今年超37℃天數5-8天
預計今年汛期總雨量將達680-800毫米,較常年多1-2成。今年汛期平均氣溫27-28℃,較常年26.5℃偏高;高溫日數15-21天,較常年15天偏多。37℃以上的酷暑日數為5-8天,較常年4天偏多,極端高溫在39℃左右。汛期影響本市的臺風2個,與常年持平。
今年汛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降水偏多、汛情較重,本市出現持續(xù)性強降水過程的概率較大,最大日降水量可達160-200毫米,易導致城市內澇及流域洪澇災害。預計汛期強對流天氣日數可達15-20天,以短時強降水居多。
今年臺風起編時間早、生成個數多,1號臺風“米克拉”于1月14日開始編號,較常年3月20日明顯偏早,年內已有7個臺風生成,較常年同期2個明顯偏多。據分析,一般情況下,厄爾尼諾將會導致我國南方梅雨期推遲,同時也會帶來持續(xù)降雨,導致北旱南澇。種種跡象表明,今年本市的氣候形勢十分嚴峻,出現臺風、暴雨、高潮、洪水災害的可能性較往年有明顯提高。
防汛防臺的風險點增多
據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顧金山介紹,今年防汛防臺的風險點日益增多。上海在世界最高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四,擁有眾多的高樓大廈,其中,不少玻璃幕墻高層建筑已經到達疲勞期;上海地下空間總建筑面積超過60平方公里,面積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地鐵更是四通八達,運營規(guī)模世界第一。
“數量眾多的高樓大廈與地下空間給防汛防臺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zhàn),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fā)生高空墜物傷人、地下空間進水受淹,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此外,全市還有不少下立交、居民住宅小區(qū)存在暴雨積水隱患,云嶺西路等部分地區(qū)的排水系統(tǒng)基本空白,西部地區(qū)泄洪能力尚未得到明顯改善。
下立交將裝積水監(jiān)測系統(tǒng)
據悉,今年在發(fā)現各類隱患的同時,防汛基礎設施建設等進一步加強。
截至目前,虹口港泵閘已基本具備通水條件,將于近日正式通水;西部地區(qū)泄洪通道防洪堤防達標工程正逐步推進;桃浦河西岸等一批應急搶險工程基本完成;9項道路積水點改善、47座下立交改造和121處下立交積水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項目被列入今年市政府實事工程。與此同時,廟行、龍華機場等排水系統(tǒng)也將在今年汛期發(fā)揮作用。
會議要求,各區(qū)縣、各部門、各單位要繼續(xù)以中心城區(qū)排水空白點和低標地區(qū)、郊區(qū)城市化地區(qū)、城鄉(xiāng)結合部地區(qū)為防汛重點區(qū)域,以在建工地、高空構筑物、危棚簡屋、小區(qū)排水管網、地下空間、設施菜地、道路下立交、臨時筑壩封堵管道、病險水閘、堤防薄弱段為防汛重點部位,持續(xù)開展隱患排查和整改,確保安全度汛。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